外送風行 一次性容器、廚餘攀升
臺南垃圾車1周收4天、資源回收車1周2天,有民衆反映資源回收車因回收量太大,動輒被塞爆還得中途返回資收場卸下,才能再出來繼續載運。圖爲垃圾車等候民衆丟一般垃圾。(曹婷婷攝)
國人叫外送食物風氣盛行,一次性紙容器回收量攀升、廚餘也增加,民衆抱怨資源回收車動輒爆滿、廚餘回收桶也非每車配置,造成倒垃圾不便。臺南市政府環保局表示,針對廢紙容器、廚餘逐年增加,除力推源頭減量,也將檢討垃圾車廚餘桶配置及資收車載運模式。
近來有民衆反映丟完垃圾卻遲遲等不到資源回收車,原來是沿途太多資源回收垃圾,車子被塞爆,還得先回資收場卸下回收物,才能再返回載運。
市議員朱正軒提到,接獲民衆指並非每輛車都找得到廚餘回收桶,且資源回收數量多,資源回收車1周僅收2天,幾乎一下子就滿了,希望環保局設法改善。
環保局統計,資源回收垃圾量從2020年54萬9139公噸到2024年增至60萬6741公噸,增加最多的就是一次性容器廢紙容器,從5年前8691公噸到去年已達1萬259公噸。針對資源回收車動輒被塞滿,環保局正研議調整爲分天採分類回收,例如把瓶罐、紙類分開回收,可減輕清運負荷,但考量車輛、人力配置,仍維持1周2天清運。
在公寓大樓負責回收的工作人員吐露,「每早清完一堆回收容器,隔天又是一座山」。環保局一般廢棄物管理科表示,一次性容器大增,與民衆叫外送飲食習慣有關,紙類相關垃圾逐年增長。
環保局去年起推動環保外送,鼓勵業者使用循環容器,統計迄今已有127家餐飲店家響應,共使用1萬9344組循環容器。環保局強調,除推廣使用循環容器,也盼能從源頭減量,但民衆講求方便爲主的飲食習慣,恐須花長時間推廣。
統計2024年廚餘回收5萬9375公噸,較前年5萬5942公噸微增,回收率約12%,不乏民衆擔心廚餘在家發臭,乾脆塞進垃圾丟掉,近來也有議員倡議補助廚餘機,但環保局考量廚餘機使用效能沒想像中好,後續將盤點垃圾車廚餘桶配置,方便民衆廚餘回收,另也鼓勵民衆索取家戶廚餘桶,1戶1個20公升,目前全市僅1萬6000餘戶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