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駕駛車禍頻傳! 日本擬全面檢討「外國駕照更換」制度

▲日本「外國駕照更換」制度近年被質疑成爲漏洞。(示意圖/記者鄺鬱庭攝)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日本埼玉縣日前發生外籍駕駛撞傷學童後逃逸的嚴重事故,肇事者爲來自中國的42歲男子鄧洪鵬,他於案發4天后向警方自首,遭依違反道路交通法及汽車駕駛處罰法等罪嫌移送檢方。調查指出,鄧男當時酒後駕車,且其日本駕照是透過所謂的「外國駕照更換制度」所取得,引發社會對該制度的廣泛關注與質疑。

根據《產經新聞》報導,鄧洪鵬平日從事建築拆除工作,案發當天在三鄉市駕車衝撞剛放學的小學生,造成4名孩童受傷後逃逸。警方後續追查發現,鄧男早年曾在中國取得駕照,來日後利用「外國免許切替」制度,成功換領日本駕照。

不僅如此,本月18日,在三重縣新名神高速公路也發生一起外籍駕駛逆向撞車事故。肇事者爲34歲秘魯籍男子,同樣透過該制度由秘魯駕照轉換爲日本駕照。這類案例接連發生,促使當局重新檢視外國駕照換照流程的合理性。

埼玉県三郷市で小學生4人がひき逃げされ重軽傷を負った事件。犯人はアジア系の外國人ではとの情報もあり、昨今多発するカンボジア人による犯罪報道からちょっと心配になり、各社の報道ぶりを見た感想。… pic.twitter.com/YVU2CHKP7Z

據瞭解,「外國駕照更換」制度原意爲方便外籍居民合法駕駛,凡取得特定國家駕照者,經基本考覈即可申請更換日本駕照。雖然看似便民,但近年被質疑成爲漏洞。尤其是在中國社羣平臺上,不乏「到日本考駕照只需5天、不用練習、超簡單」等誇大宣傳,甚至出現「考照觀光團」,吸引不少中國籍人士赴日兼旅遊兼考照,導致日本民衆深感憂慮。

實際上,日本警察廳指出,外籍人士在日本開車有3種方式:持國際駕照(IDP)、持原駕照加日文譯本,或是申請日本駕照。然而,中國與越南等國並非《日內瓦道路交通公約》成員,無法核發國際駕照;又因原駕照加譯本的方式僅限部分歐洲國家與臺灣,因此多數中國籍人士僅能依靠「外國駕照更換」制度駕車上路。

不過,該制度的運作機制顯然過於寬鬆。有部分申請人以短期住宿的飯店地址登記,導致發生事故後難以追蹤肇事者。對此,日本古屋大學教授加藤弘和直言,「使用臨時住址等同發生問題時找不到人,這樣的報考條件應重新檢討。」

面對爭議升高,警察廳與多位政界人士也開始動作。自民黨衆議員、前數位大臣河野太郎日前在社羣平臺X(原推特)發文指出,「警察廳已決定未來不再允許沒有住民票的中國人以中國駕照更換日本駕照。」

同黨的參議員谷合正明則補充表示,未來住址證明將以「住民票」爲主,制度也將據此重新檢討。

此外,日本國家公安委員長阪井學也在今年3月的衆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坦承製度有待強化,並表態將從「制度面與執行面雙軌檢討」,試圖杜絕外籍人士濫用換照漏洞。

隨着外籍駕駛事故頻傳與制度鬆散問題浮上臺面,日本政府勢必將面臨來自社會與民意更大的壓力,要求儘速改革相關法規,確保國內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