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探搜-日經濟回暖 日銀升息勢在必行?
圖/美聯社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日圓投機淨部位(橘色,左軸)vs美元兌日圓匯率(黑色,右軸。價格倒置,向上代表日圓升值)。資料提供:渣打銀行財富管理團隊,2025/2/18
今年初以來,日圓對美元表現強勁,截至2月中旬升值幅度已超過3%,主要歸因於日本央行1月會議宣佈升息及日本經濟數據表現穩健。國人對日圓需求持續強勁,根據財金資訊公司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月,交易總值連續35個月突破臺幣千億。目前市場密切關注日本央行後續升息路徑,投資人如有需求可觀察日本國內薪資成長、美國貨幣政策及關稅措施的發展,適時把握日圓走貶時的換匯機會。
■日本經濟復甦加速 日銀升息審慎但漸進
日本公佈去年第四季GDP年化季成長率達2.8%,顯示經濟復甦動能強勁。通膨方面,12月核心CPI年增3%,創16個月新高;同時,12月勞工平均薪資大幅成長4.8%,創28年新高,推動實質薪資連續兩個月上揚。
因應通膨與薪資增長,日本央行於今年1月將政策利率上調一碼至0.5%,創2008年以來新高。市場預期2025年核心通膨率將維持在2.2%左右,持續高於2%的政策目標,推升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至1.4%,創2010年以來最高。
日銀政策委員田村直樹於2月6日表示:「爲穩定物價並控制通膨風險,2025年度下半年政策利率需提高至1%左右」,暗示下半年可能再度升息。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公佈的日圓期貨淨部位(圖一),截至2月14日當週,過去兩週由空單轉爲多單,顯示主要機構投資人轉向看多日圓,反映市場預期日銀將進一步調整政策。貨幣市場期貨更顯示,日銀在7月底前再度升息的機率超過80%。
不過,日銀行長植田和男在2月12日的國會質詢中強調:「央行升息幅度將取決於當時的經濟、通膨和金融狀況」,主要考量是製造業疲軟及國內需求尚未全面復甦。日銀的升息節奏將取決於未來幾個月的薪資趨勢與消費表現,以及美國聯準會動向和關稅貿易的潛在影響。因此,雖然升息方向已定,但具體時間與幅度仍不明朗。
■薪資增長成日銀決策關鍵
薪資成長是影響日本貨幣政策的關鍵因素。2023、2024年日本薪資漲幅分別達到3.6%、5.1%,預期2025年將持續此趨勢。即將展開的勞資談判(即日本每年2~3月舉行的「春鬥」)將成爲日銀評估升息時機的重要指標。
日本最大工會組織總聯合會已表明2025年春鬥加薪目標訂爲「5%以上」。若企業同意這樣的高薪資漲幅,將可能帶動「薪資-物價良性循環」,形成穩健通膨,爲日銀升息提供更充分的理據。
然而,薪資上漲也可能壓縮企業利潤,特別是那些難以轉嫁成本的中小企業。若春鬥結果未達預期,日銀可能轉趨保守,等待更明確的經濟數據後再做決策。
■聯準會政策與美國關稅影響日圓走勢
另一方面,日圓走勢高度受美國聯準會政策影響。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近期在國會聽證會上明確表示「不急於降息」,顯示美國將維持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立場。這使美日利差難以迅速縮小,可能抑制日圓升值空間。
此外,川普政府計劃於4月2日重新加徵汽車關稅,此舉將直接衝擊日本汽車產業及日圓表現。若美國進一步對亞洲其他經濟體實施關稅措施,不僅會打擊日本出口,還可能限制日銀調整政策的空間。
整體而言,儘管日本經濟已擺脫通縮,但復甦道路仍面臨內外部挑戰。日銀能否順利推動利率正常化,主要取決於薪資成長的持續性,以及美國貨幣與貿易政策的走向。在這些因素相互影響下,日圓走勢預期將呈現震盪偏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