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最新公佈!4月下旬外資投資境內股票轉爲淨買入
5月1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2025年4月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在解讀4月外匯收支形勢時,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介紹,4月,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淨流入173億美元。從渠道上看,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意願持續向好。4月外資淨增持境內債券109億美元,處於較高水平。4月下旬,外資投資境內股票轉爲淨買入。
近年來,境外機構普遍看好我國債券市場,參與積極性持續提升。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15日,共有1160餘家境外機構進入我國債券市場,涵蓋了70多個國家地區的主權類機構和商業類機構,持有債券總量4.5萬億元,較2024年末的持倉量增加超2700億元。截至目前,境外機構來華髮行熊貓債累計超過9500億元。2025年以來,熊貓債的發行規模已超600億元。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提升背後,相對穩定的匯率、不斷優化的金融市場制度環境爲吸引外資提供了有力支撐。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指出,人民幣債券具有較高的分散化、多元化投資價值,避險功能正在不斷增強。根據有關測算,2024年中國債券與美國股債、歐洲股債以及新興市場股債的收益率相關性都接近零。中國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爲境外機構提供更加友好的投融資環境,推出一系列“債券通”“互換通”優化措施,進一步與國際主流交易品種接軌。
近期,《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注意到,上海清算所、中央結算公司紛紛發佈通知,明確減免500元/戶的境外央行等機構賬戶開戶相關費用,進一步優化債券市場投資環境,推動我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
展望未來,李斌認爲,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將繼續鞏固。4月末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擴大內需、有效應對外部衝擊有關工作,要求加快專項債發行、提高中低收入羣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等,有效提振市場信心。近期金融管理部門實施降準降息等一攬子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隨着有關政策落地見效,我國經濟運行向好勢頭有望繼續鞏固,更好發揮穩定外匯市場的基本盤作用。近期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發佈聯合聲明,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有助於維護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許予朋
本文源自: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