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中國利用AI技術改進傳統農業

參考消息網8月13日報道 據拉美社8月11日報道,中國正重點利用人工智能(AI)等技術,通過自動化和數據分析來改進傳統農業模式。

報道稱,在接受拉美社記者採訪時,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胡耀峰表示,該公司的AIPaaS(人工智能平臺即服務)系統將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整合到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實現對整個生產流程的智能控制。

他強調:“這促進了基於數據的決策,併爲向生態和數字農業轉型提供支持。”

這位專家還介紹說,通過使用自動化設備,種植效率可較傳統模式提升75%。

拉美社記者參觀了該公司的一處智慧農業示範基地。專家提供的數據顯示,此處應用技術的成果是變革性的:實現節水90%、節肥77%、節藥100%,生產的蔬菜零農殘並富含營養,而且比傳統陸地栽培產量提高數倍。

報道指出,中國正積極將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技術融入其農業實踐,旨在提升效率和可持續性。

中國有關部門已經發布了《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2024—2028年)》,正加速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農村地區的應用,以優化資源配置並提高產量。

很多地方的精準農業已部署配備人工智能的無人機和智能傳感器,這些設備使農民能夠實時監測農作物健康、土壤溼度和病蟲害狀況等數據。

報道稱,通過在主要農業省份實施試點項目,中國正在推進一場由技術驅動的大規模農業改革。(編譯/蘇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