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風險增⋯上海對企業推行「無事不擾」增發展信心
上海市近日印發「關於加力提速推進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攻堅突破任務』的通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顧軍在會上指出,推出這「十大任務」是爲了持續提振發展信心,以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記者陳宥菘/攝影
隨着中美關稅戰爆發,大陸經濟面臨更巨大挑戰。上海市政府近日推出優化營商環境的10大任務,藉此提振發展信心,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其中措施着重規範涉企行政檢查,推行「無事不擾」,減少過往企業面臨過多監管而影響經營效率的情況,此外,也將發展建設城市「煙火氣」,優化戶外餐飲、夜間經濟等業態的審批流程。
上海市近日印發「關於加力提速推進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攻堅突破任務』的通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顧軍在會上指出,上海在今年2月連續第8年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發佈包含58項任務的「優化營商環境8.0方案」,在此基礎上再推出「通知」,是爲了持續提振發展信心,有力支撐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
顧軍指出,「十大攻堅突破任務」的主要內容是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體系,進一步完善監管規則、優化公共服務體系,加速塑造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優勢,其中涉及行政監管、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等事項。他表示,將確保這十大任務在今年內取得具體成效。
在行政檢查方面,顧軍指出,將推動各行業建立「無感監管」「無事不擾」雙清單,提升涉企行政檢查的規範性,實現檢查減量提質不擾企,「或起碼少擾企」。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則提到,今年1月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推廣應用「檢查碼」,實現無碼不檢查、檢查必亮碼、查後可評價,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這十大任務之中也鎖定「街頭」經濟,提出要支持街鎮營商環境建設,透過發展活力街區,對戶外餐飲、夜間經濟等業態,優化審批流程,啓動城市「煙火氣」。近期,上海許多戶外區域都已開設了夜市或市集。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彥峰指出,在上海300多萬的經營主體中,近9成是中小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當前經濟情勢下,讓這些經營主體存活下來、發展起來、壯大開來,對穩住經濟基本盤、保住就業基本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於街區的監管,上海市城管執法局局長張永剛表示,接下來將積極推進「輕微免罰」等包容審慎監管工作。他提到,近兩年共辦理「輕微免罰」1.07萬起,對象主要是沿街商戶、施工企業,有效減輕了經營主體的經濟負擔。他並指,將加大特色經營活動支持力度,有效平衡好「煙火氣」和環境秩序之間的關係。
在關稅戰背景下,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法務總監王燁君受訪提到,有外資企業反映在供應鏈上感受到壓力,協會方已將相關訊息反饋給政府部門,相信會獲得及時且積極的迴應。她並舉例,有些企業反映在貿易合規上有指導需求,政府部門和商協會都會盡力輔導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