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廠商消極?桃園南崁濕地變「大草原」 裡長怒批
桃園市南崁溪人工溼地近期出現淤泥堆積、雜草叢生等問題,現場宛如一片大草原,遭當地里長批評處理效率不佳,影響民衆觀感。環保局迴應將請外包廠商加強清除頻率。圖/桃園市環保局提供
桃園市南崁溪人工溼地過去受廢水污染,經數十年整治,成功覆育多樣化動植物,近期卻出現淤泥堆積、雜草叢生等問題,現場宛如一片大草原,遭當地里長批評處理效率不佳,影響民衆觀感。環保局迴應將請外包廠商加強清除頻率,市長張善政則表示,會研議在池邊設置智慧型攝影機,提升管理效率。
廣達2公頃的南崁溪人工溼地曾因工業及家庭廢水排放遭受嚴重污染,經在地近20年努力,成功覆育浮葉絕蓮、桃園蓮、臺灣萍蓬草等30種水生植物,還有50多種鳥類和螢火蟲,良好的生態覆育成果讓當地成爲「南崁後花園」,帶動觀光人潮。
不過市府今舉辦蘆竹區基層座談會時,錦興里長林延珠指出,在地多處池塘近期出現淤泥堆積、布袋蓮雜草叢生等狀況,里民屢次通報,相關單位處理效率卻極差,嚴重影響休憩民衆的觀感。
林延珠說,委管單位過去配合度不錯,都會安排固定時間維護,但外包廠商更換後,態度變得消極,即使報修2個月都沒有人實際處理,現在池上浮萍叢生、水中跳石浮動、多樣器具損壞,希望相關單位能夠重視、積極處理。
環保局表示,依據合約規定,委辦公司每日皆須派員巡檢、清除雜物,每月至少清除1次池中水生植物,環保局後續會督促外包廠商增加清除頻率,減少水生植物生長過剩的情況。
張善政表示,夏天植物生長較快,1個月清理1次頻率恐不足,建議環保局運用智慧科技,在池邊設置攝影機,監控布袋蓮等水生植物的覆蓋範圍,當植物覆蓋比率超過標準時,即自動觸發通報機制,通知人員前往處理,如此可避免人爲判斷的主觀差異,也能改善被動通報的缺點,提升維護效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