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東牆補西牆?竹縣新增長照處、數發處沒加人 議員批人力調來調去
新竹縣預計明年元旦起將新增「高齡長照處」、「數位發展處」,及調整局處業務。記者郭政芬/攝影
爲因應高齡化、少子化及數位科技快速發展等社會趨勢,並銜接中央長期照顧十年計劃3.0、數位國家等重大政策,新竹縣政府經通盤檢討組織編制,人事處今天於議會報告組織改造,預計明年元旦起將新增高齡長照處和數位發展處及調整局處業務。議員們質疑,透過業務整並及人力調度,卻沒有增加員額,恐成「挖東牆、補西牆」。
人事處長陳美志說,成立「高齡長照處」是整合衛生與社會處的長照資源,避免任務編組造成效率低落;「數位發展處」則整並行政處的資訊與資安功能,並新增數位創新科,集中辦理資安、AI應用及數位治理。
議員邱靖雅指出,全國都在搶專業局處長人才,縣府如何吸引到適任人選?陳美志表示,縣府將參考中央如數位部、資安署的聘任模式,提高薪資彈性以吸引人才。
議員吳旭智質疑,新增科室卻不增加員額,恐成「挖東牆補西牆」。新竹縣公務員配置仍停留在民國87年人口標準,當時每位公務員服務365人,如今人口近60萬,平均每位公務員要服務505人,遠高於其他縣市。縣府應優先向中央爭取員額。
議員徐瑜新也說,若要吸引專業人才,約聘制度必須搭配相應薪點,否則即使新增職缺,也難找到具數位能力的人才,最終只是把縣府內現有人力調來調去,喪失成立初衷。
陳美志坦言,當年以人口數和財源自主來算,如今縣府的服務量能是一般縣市1.5倍,竹縣公務員額全國倒數,這需要中央修法才能調整。竹縣目前整並相關業務,在現有員額中調整,有些原單位還未補到人,將會優先使用其員額。此外,籌備小組將研究突破現有限制,盼可吸引優秀的聘用人才到數發處貢獻。
議員蔡蕥鍹詢問,新竹縣是客家大縣,卻沒有客家事務處?陳美志迴應,竹縣府設立原民處,因其人口是少數,爲保留其文化,需要成立局處。竹縣有67.8%的客家人口,各局處都是爲其族羣全面性服務,如苗栗有許多客家鄉親,也沒有特別設立局處。
新竹縣政府經通盤檢討組織編制,人事處今天於議會報告組織改造,預計明年元旦起將新增「高齡長照處」、「數位發展處」。記者郭政芬/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