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校長投資虛幣被騙千萬 苗栗縣府+生命線關懷...助走出陰霾
▲苗栗縣政府推動尋找詐騙潛在被害人,並率全國首創主動關懷詐騙被害人心理健康,縣長鍾東錦今召開記者會說明計劃內容。(圖/記者楊永盛攝,下同)
記者楊永盛/苗栗報導
苗栗縣一名退休校長誤信網路上的投資虛擬貨幣廣告,被騙走1千多萬退休金,警方透過「潛在被害人查找計劃」找上被害人給予關懷,校長起初不願意承認遭騙,直到縣府心理健康中心與生命線協會攜手開導,才配合警方逮捕詐騙集團成員,成爲全國公私協力關懷詐騙潛在被害人、心理健康的首例。縣長鍾東錦今(12)日召開記者會,強調打詐不能只是單純打擊犯罪,更要「撫慰人心」主動關懷被害人,協助走出被詐騙的陰霾。
爲了宣導執行「潛在被害人查找計劃」、宣傳公私合作關懷詐騙受害人心理健康,縣長鍾東錦今天帶領警方、社會處、心理健康中心和生命線協會等單位,召開查找詐騙潛在被害人記者會。
縣長鍾東錦表示,詐騙不只造成財產損失,更可能影響民衆的身心健康,特別是長輩或獨居者一旦受騙,往往難以承受,推動警察局與心理健康中心、社會處及社團法人苗栗縣生命線協會攜手合作,主動查找、及早介入,公私協力接住每一位受害者,讓民衆知道他們並不是獨自面對。
警方說,詐騙手法日益翻新,苗栗縣警察局今年7月以前執行「潛在被害人查找計劃」共計380件,成功勸阻181人報案即時止損,阻詐金額2,327萬餘元,報案率達47.63%,但仍有超過5成民衆不認爲遭騙或不願報警。
警方說,透過分析金融資料、金流等,查找疑似正在遭詐但尚未報案的民衆,列爲潛在被害人,啓動主動關懷機制;也針對高額財損、獨居、年長者、家庭經濟主力或生活情緒受到影響等高風險個案,有意願接受協助時,警方主動通報社會處,截至目前已通報4件,提供獨老關懷、社福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及一般關懷等服務,協助租屋費用補助、債務清償整合等,陪伴被害人走出情緒困境、穩定生活。
國際生命線臺灣總會輔導總會長陳宗聖表示,不能再以「詐騙就是犯罪問題」這種單一思維應對,強調這牽涉心理衛生、社會救助、法律支援的多面向危機,早該跨出治安系統,納入公共衛生與社福政策的視野。現今詐騙手法複雜、組織嚴密,必須破除「受騙是笨、求助是羞」的錯誤印象,應建立「受騙非罪、報案有理、求助無恥」的社會氛圍。他指出,苗栗縣政府推動關懷詐騙被害人心理健康的措施已是全國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