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將揭密殲-20機身關鍵設計!全靠這2套「黑科技」保命
役中將帥化民29日表示,殲-20這類五代機採用的是「鍍膜防雨」與「前擋加熱」技術,透過玻璃特殊處理,使水珠難以附着,同時也可避免因高空低溫導致的結冰問題。圖爲共軍殲-20戰機。(圖/新華社)
當暴雨來襲,導致開車時常發生前擋視線模糊,其需靠雨刷刮除雨水,但戰鬥機也面臨同樣難題。戰機在極端天候下高速飛行,若雨水或冰霜附著於前擋風玻璃,不僅會遮蔽視線、產生光線折射,還可能危及整體飛行安全。對此,退役中將帥化民29日表示,殲-20這類五代機採用的是「鍍膜防雨」與「前擋加熱」技術,透過玻璃特殊處理,使水珠難以附着,同時也可避免因高空低溫導致的結冰問題。
帥化民29日於中天節目《中天辣晚報》上解釋,傳統雨刷根本撐不住超音速飛機所帶來的極端氣流,「風速會直接把雨刷吹斷」,因此現代戰機只能另闢蹊徑。他指出,殲-20這類五代機採用的是「鍍膜防雨」與「前擋加熱」技術,透過玻璃特殊處理,使水珠難以附着,同時也可避免因高空低溫導致的結冰問題。
帥化民強調,在高空環境中,氣溫動輒零下數十度,「如果擋風玻璃沒有加熱功能,會迅速結冰,影響視線,降低飛行員作戰能力」。他以開車爲例說明,「冬天汽車玻璃薄冰不清除根本無法看清路況,飛機也是一樣」。
根據《新浪軍事》報導,超音速戰機雖然無法配備傳統雨刷,但依舊擁有先進的除雨、除冰裝置。目前多數高速戰機主要採用兩種方式,其一爲風擋電加熱技術,透過內部電熱絲提升玻璃溫度,有效融化結霜或冰層。
其二則是噴射除冰液系統,類似於汽車噴玻璃水的裝置,在風擋底部安裝噴嘴,能夠釋放出含乙醇或乙烯乙二醇成分的除冰液,迅速分解冰霜、水痕。更進階的機型,如俄製蘇-35早期僅配備電加熱除冰系統,後續也升級爲「電熱+液體噴霧」雙系統整合設計,以因應各種天候挑戰。
至於中國大陸殲-20這款五代匿蹤戰機,外傳在前擋風玻璃上採用了超疏水鍍膜,能讓雨滴直接被氣流帶走不附着,配合機體表面防冰抗熱材質,加上座艙加熱控溫系統,即便遭遇暴雨或高空霜凍,也能維持清晰視野與穩定飛行性能。
帥化民最後補充,這類「黑科技」雖不如雷達或武器系統吸睛,但卻是關鍵時刻能保命的實用設計。他強調,「飛行員的視野,就是作戰效能的第一道防線」,殲-20之所以能在惡劣氣候中完成任務,靠的正是這些你看不見、卻極關鍵的細節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