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勝過F-35含金量大增?退將揭秘關鍵:靠這招取勝
殲10C雖不是匿蹤戰機,但是它配備的霹靂15型飛彈的射程極長,若與預警機配合,採用A射B導的模式,殲10C甚至可以在不開雷達的情況下打擊敵機。(美聯社)
今年6月舉行的「大西洋三叉戟-25」(Atlantic Trident-25)聯合軍演中,法國空軍的「陣風」(Rafale)戰機表現亮眼,演習中「模擬擊落」美軍F/A-18與F-35A戰機。此消息曝光後,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尤其是四代機「跨級挑戰」五代機的戲劇性結果。對此,退役中將帥化民26日就表示,「關鍵在於是否具備完整配套,包括先進雷達、空對空飛彈與預警機等系統」,引發討論。
帥化民26日在中天節目《中天辣晚報》中表示,外界不應僅以「四代機擊敗五代機」作片面解讀。他指出,早在印巴衝突時,就曾提醒外界「陣風不是差勁的飛機」,其真正戰力關鍵在於是否具備完整配套,包括先進雷達、空對空飛彈與預警機等系統。此次演習中,法軍正是憑藉完整的空中預警與戰場管理體系,才能讓「陣風」在近距離纏鬥中發揮優勢。
帥化民解釋,所謂「匿蹤」,主要體現在遠距離時雷達不易偵測,但一旦進入近距離纏鬥,隱形效果便不再具優勢,「飛到你眼前怎麼會看不見?」他強調,模擬擊落的判定標準,是以火控雷達成功鎖定敵機達一定秒數,模擬飛彈從發射到命中的過程。若在演習中,法國飛行員技術嫺熟,能持續鎖定美軍F-35,就會被判定「遭擊落」。
他進一步指出,不能簡單將這次結果類比爲「某型戰機必然優於另一型」,因爲戰場效能取決於完整作戰體系,而非單一機種的性能。帥化民強調,現代戰爭已是「整體科技作戰」,無論是「殲-10C對陣風」,或是「陣風對F-35」,都不能脫離作戰環境與配套裝備來比較。
這場軍演不僅讓外界再次檢視法國「陣風」的實戰潛力,也提醒各國,戰機性能雖重要,但在真實戰場上,戰場管理與整體配套,纔是真正決定勝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