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提案提要)
提案人:九三學社中央
案由: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顯著進步,但仍然存在農機裝備行業缺少大型龍頭企業,農田、農藝與農機的適應性和匹配性不足,高水平農機裝備的關鍵核心技術有短板等情況。
建議:扶優扶強,打造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機裝備企業,帶動產業鏈整體水平提升。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支持行業內有引領作用的頭雁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並參與國際競爭。鼓勵汽車、工程機械、農業大型企業集團跨行業兼併重組,全面提升產業鏈配套供給和保障能力,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機裝備企業集團。
瞄準農機裝備前沿關鍵技術領域超前佈局,加快搶佔制高點。以產業重大問題和企業技術需求爲導向,及時梳理更新農機裝備研發需求目錄和短板清單,發揮各級各類科研機構與實驗室優勢,重點攻關、逐個突破。結合我國工業製造優勢,在農機裝備電動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等關鍵領域彎道超車。
農機、農田、農藝深度融合,持續改善農機裝備作業基礎條件。將宜機化作爲高標準農田建設及新品種選育的基礎條件。合理佈局機耕道、排灌渠等基礎設施。推進丘陵地區農田小並大、陡變緩。提前佈局智能農機和智慧農業等複雜應用場景,加快優化智能農機裝備鑑定大綱。結合優良品種確立宜機化生產種植模式,制定機藝相適的農藝標準。
構建產研推用協同機制,加快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優化研產佈局,構建以企業爲主導、研產推用一體化格局,引導農機裝備企業進行產業創新和產品結構調整,實現更多符合實際需求的科研樣機產業化應用。推進報廢更新補貼、應用補貼與購機補貼形成政策合力,探索完善優機、高質評價標準,建立鼓勵創新和更加靈活的鑑定制度,推進優機優補和高質量作業。
(文 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