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對作白熱化 這3檔金融股外資丟投信撿
臺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臺幣5月強升逾2元,匯損吃掉壽險獲利,連帶影響金控5月的獲利表現,整體14家上市金控5月由盈轉虧;不過,外資及投信則是上演你丟我撿的對作情況,11日外資賣超前三大依序是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及中信金(2891),外資大賣但卻是投信買超的前三名。
14家上市金控受到新臺幣升值的衝擊,5月合計稅後淨損68.44億元,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1,554.07億元,年減41%;國泰金是唯一旗下壽險未出現5月單月虧損的金控,富邦金、新光金(2888)、凱基金(2883)等3家金控則是出現單月虧損,導致整體金控5月單月由盈轉虧。
富邦金5月稅後淨損57.9億元,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394.9億元,年減33.6%,EPS爲2.89元,仍居金控第一;其中,富邦人壽5月稅後淨損91.4億元。
國泰金5月稅後純益52.4億元,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386.5億元,年減34.3%,EPS爲2.64元,居金控第二;子公司國泰世華銀、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5月獲利4.4億元。
凱基金5月稅後淨損73.63億元,主因凱基人壽5月匯損衝擊,凱基金前5月稅後純益18.61億元,年減85%,EPS爲0.11元。
新光金5月稅後淨損148.3億元,累計前5月稅後淨損312.1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每股淨損1.77元。單月虧損主要是新光人壽因新臺幣大幅升值,認列匯兌未實現評價損失所致。
新臺幣升值造成壽險業普遍出現匯損吃掉獲利的情況,11日金融股開低,不過,國泰金、富邦金盤中雖翻黑,但午盤過後股價在多頭拉擡下再往上拉昇,終場爆量收紅,國泰金收漲3.64%,富邦金收盤上漲2.74%。
統計外資買賣超個股發現,外資賣超前三名都是金融股,賣超國泰金99,447張最多,其次是賣超富邦金51,513張,外資賣超個股第三名爲中信金,單日賣超30,789張。
但是這3檔外資大賣超的個股卻獲得投信大買,統計投信買超前三大個股中,買超國泰金達96,885張,爲投信買超個股最高,其次是買超富邦金79,176張,投信買超第三名爲中信金,買超37,722張。
外資及投信在金融股仍是持續對作,且你丟我撿的情況更加白熱化;證券分析師張陳浩認爲,高股息ETF、投信代操、國安基金、八大行庫等內資持續買進兩大壽險型金控,外資的賣超主要是考量新臺幣升值趨勢下所產生的匯損。
張陳浩強調,新臺幣匯率是一個循環,因新臺幣升值對金融股的表現造成影響,短線的投資人會避開,但是中長期投資人、存股族則反而是一個好買點,金融股不排除會因新臺幣的升值趨勢還有更低點的出現,但可以逢低買進,作爲中長期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