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趣5-3】林麗琪/因為自然,愛上畫畫的每一天
林麗琪筆下棲息海岸的水鳥。圖/林麗琪提供
社區繪畫班燃起的彩繪夢
整理老照片,相紙背面留有拙趣的兒時塗鴉。在物資匱乏、沒玩具的童年,隨哥哥在野外抓魚探險,是我最早的自然體驗;三姊妹一起玩扮家家酒,從圍籬植物尋找適合當盤子的葉片,盛裝花瓣、種子充作菜色,庭園的花草是我認識植物的起點。但在當時,我並未想過自然與畫畫,將長伴我的生命歲月。
由於二十一歲即走入婚姻,兩個兒子陸續出生,終日忙碌孩子與家事。與畫畫的因緣,直到小兒子上幼稚園,遇上童書作家鄭明進老師到奇巖社區開設「媽媽繪畫班」課程,就此開啓我進入繪畫的門扉。專注乘上熱情的煽風點火,一股實現夢想的激情,讓我全心全意投入畫畫。
鄭老師以繪本引導媽媽們學習,傳達創作與生活連結的理念。這個觀念像一顆種子,靜靜在我的心中生根萌芽。從小,阿公在院子種滿了花草、果樹,加上婚前一個不經意的契機,讓我多年持續學習「池坊流」插花,結婚幾年後則隨先生移居多山的北投小鎮,植物自然而然成爲我畫面的主角。
經過幾年的繪畫累積,曾任職臺灣博物館的妹妹,讓我有機會參與明信片繪製,鄭老師介紹我關於兒童繪本及雜誌社的插畫工作,已故的大樹文化總編輯張蕙芬女士則讓我實現出書的夢想;回首一路能順利走來,皆有貴人相助,內心滿懷感謝。
林麗琪與狗狗的丹鳳山散步。圖/林麗琪提供
生活中的喜悅全化作靈感
一張白紙出現野地的小花,漸次呈現地面上的爬蟲,將跳躍的松鼠入畫……坐在窗邊的我,描繪着平時的記錄與觀察。繪圖可以呈現寫實、能夠想像,讓夢幻之境展演於畫紙上。
我的陽臺日照充足,植物閃耀着鮮活的氣息,經常吸引許多昆蟲前來;大小蝸牛和攀木蜥蜴是常駐的客人,而有次拿起牆邊的掃帚,瞬間感到一陣火辣辣的刺痛,被蜂螫的手掌立即腫大,原來是我打擾了進駐掃把木柄做窩的木蜂。
前陣子,剛入夜的某個昏暗天色中,一隻體裁修長的白鼻心在我家雨篷上奔跑,對着陽臺探頭探腦,似乎在尋找什麼蛛絲馬跡;近日因西南氣流帶來的豪大雨,陽臺竟出現一隻橫行的澤蟹,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生活中的驚奇,彷彿天意悄悄遞來的小禮物,成爲我作畫的題材。經常散步住家旁的丹鳳山,每一條路徑都有我的足跡,成爲我整理思緒與發現自然的綠洲。
林麗琪筆下一葉壇花蘭。圖/林麗琪提供
深入島嶼野地的心靈滋養
待兒子們漸漸獨立自主,空閒的時間多了,朋友帶領我探訪陽明山人跡罕至的路線,我也常藉着離線地圖探索古道,深入荒蕪的山徑。我的行走軌跡漸次像網絡密佈的陽明山區,偶然看見一整片盛放的蘭花、遇見在林間活動的山羌、忽然被我嚇到逃離的山豬,感受到山林的豐饒;一隻攀爬中的松鼠,將嘴裡銜着橘子送我,覺得溫暖可愛。尤其在山巔領略風雲涌動的雲瀑,仿若浪濤的雲海,讓我沉浸在如聖經中「流奶與蜜之地」的饗宴。
因緣際會認識志同道合的友人,幾個友人相約到野地露營,以貼近自然的方式聽見最動人的天籟,我們的旅程遍及海岸與高山,看見春夏琳瑯滿目的野花,秋冬在溼地拍攝一羣羣千里迢迢遷徙而來的過境候鳥;目睹從北極苔原繁殖、來蘭陽溪畔過冬的白額雁,牠們在草原安然自在地覓食……這些美妙的畫面,讓我的心頭泛起無以言喻的悸動。
偶然的機會,攀爬高山峻嶺欣賞惡劣天氣下,從巖縫冒出的野花、鳥類、動物,雖然空氣稀薄的山嶽讓我氣喘吁吁,能夠親眼看見這些珍稀的高山野花,是生命中難得的深刻印記。細細品味每一座山的獨特景緻,感謝臺灣島嶼的每一寸土地滋養我的心靈與感動,我希望能將這些深植內心的美好畫面,持續展現在作品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