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達通赴港借殼上市前瞻:財務狀況引發擔憂

2024 年 12 月 20 日,香港 SPAC 公司 TechStar 發佈公告,宣佈與汽車激光雷達供貨商圖達通(Seyond)及其全資子公司 MergerSub 簽訂業務合併協議,合併完成後,圖達通將借殼在港股上市,目前圖達通估值爲 117 億港元 。這本是圖達通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節點,然而,其當前的財務狀況卻引發了廣泛擔憂。

營收增長與虧損擴大的矛盾

從圖達通的財務數據來看,營收呈現出一定的增長態勢。2021 - 2023 年,圖達通實現營收分別爲 460 萬美元、6630 萬美元和 1.21 億美元;2024 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爲 6610 萬美元 。這表明圖達通在市場拓展和產品銷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車規量產超遠距主視激光雷達獵鷹(Falcon)作爲蔚來 NT2.0 平臺的 Aquila 超感系統標配量產交付,搭載於 ET7、ET5、ES7 等多款車型上,爲營收增長提供了支撐。

但令人擔憂的是,圖達通的虧損也在同步擴大。2021 - 2023 年,扣稅前虧損分別爲 1.14 億美元、1.88 億美元和 2.18 億美元;2024 年上半年,淨虧損爲 7870 萬美元 。3 年半時間合計虧損 5.997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43 億元)。這種營收增長與虧損擴大的矛盾,使得投資者對圖達通的盈利能力產生了質疑。

虧損背後的深層原因

圖達通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研發投入巨大。激光雷達行業技術迭代迅速,爲了保持技術領先,圖達通持續投資於新產品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產生了龐大的研發開支 。雖然不斷投入研發有助於提升技術實力,但在短期內也加重了財務負擔。目前全球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市場,尤其是車規級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市場仍處於發展早期,汽車行業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的滲透率仍然較低,圖達通尚未完全實現規模經濟,高昂的研發成本難以通過大規模銷售來分攤。

在客戶結構上,圖達通對蔚來汽車依賴度過高。從 2018 至 2021 年,蔚來資本參與了圖達通三輪融資,蔚來 2.0 平臺全系車型均標配圖達通激光雷達 。這種緊密的合作關係雖在初期助力圖達通快速發展,但也使其業績與蔚來汽車銷量深度綁定。一旦蔚來汽車銷量出現波動,圖達通的營收就會受到衝擊。而開拓新客戶需要投入大量的市場推廣費用,且短期內難以見效,這也對圖達通的財務狀況產生了不利影響。

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圖達通的財務狀況也面臨挑戰。2024 年前三季度,“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 禾賽科技前三季度實現淨收入爲 13.57 億元,同比增長 3.16%;淨虧損爲 2.49 億元 。速騰聚創前三季度實現總收入約 11.35 億元,同比增長 91.5%,已超去年全年營收;歸屬股東淨利潤仍虧損 3.51 億元,但同比已收窄 69.03% 。

禾賽科技憑藉先進的技術和廣泛的客戶羣體,市場份額不斷擴大,2023 年激光雷達出貨量達到 22.2 萬臺,同比增長 176.1%;2024 年前三季度,激光雷達季度總交付量爲 27.9 萬臺,同比增長 108.2% 。速騰聚創在 2024 年 1 月港股上市後,發展勢頭迅猛,2023 年激光雷達出貨 25.9 萬臺,同比增長超 3 倍,車載激光雷達銷量約 24.3 萬臺,同比增長超 5 倍,市場份額同比翻倍達到 21%;2024 年前三季度,激光雷達總銷量 38.2 萬臺,同比增長 260% 。相比之下,圖達通在市場份額和財務表現上都面臨着較大的競爭壓力。

上市後的財務展望與挑戰

圖達通此次借殼上市,引入了黃山建投資本、富策和珠海橫琴華蓋三傢俬募基金投資機構,共獲得約 5.531 億港元投資 。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加強研發、完善產品線、更新升級自研產線、優化供應鏈,同時增強全球市場業務發展能力,以及補充業務營運及擴展的營運資金 。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上市後獲得的資金有望改善圖達通的財務狀況。更多資金投入研發,有望解決其 1550nm 激光雷達技術路線中成本高昂和性能不穩定的問題,推出更具性價比的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進而增加營收。通過優化供應鏈和升級產線,也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有助於減少虧損。

然而,挑戰也不容小覷。投資者對圖達通的盈利預期較高,而其目前的虧損狀況可能導致上市後股價波動。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募集資金提升業績,實現盈利,可能會面臨投資者的信任危機。在競爭激烈的激光雷達市場中,即便獲得資金支持,圖達通要在短時間內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也並非易事。

圖達通赴港借殼上市前的財務狀況確實引發了諸多擔憂。未來,圖達通能否有效利用上市契機,改善財務狀況,提升盈利能力,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的發展,也將對整個激光雷達行業的格局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