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傳大消息!超級反轉,來襲?
碳酸鋰供應擾動再起!
這個週末,很多券商都在討論一件事,那就是寧德時代梘下窩鋰礦停產。有消息稱,該礦山採礦端將於8月10日起停產,且短期內沒有復產計劃。因此,市場普遍認爲,週一(8月11日)開盤,碳酸鋰期貨和相關股票將有所反應。
那麼,影響究竟有多大?碳酸鋰是否會迎來反轉行情?有券商研究員表示,該礦山相配套的三大冶煉廠合計產能10萬噸LCE,若實際發生停產,則影響月度供應約0.8萬噸LCE,約佔國內碳酸鋰月度供應8%,影響量級較大,對短期價格有較強支撐。
市場瘋傳停產
又是行業研究員忙碌的一個週末。從昨日(8月9日)開始,陸續就有消息傳出,梘下窩鋰礦確定停產,短期無復產計劃。有研究員表示,確實已經停了,此次停產是三個月時間。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探,當地村民表示,“礦區是昨晚停的。以前晚上正常開工時,燈火通明,山上放炮,山下的房子都能感受到。”在湖溪村採訪時,記者巧遇了幾位投資者。“我們可能是外界唯一的見證梘下窩礦區停產的目擊者。”上述投資者表示,“昨天,我們晚上9點多從小路爬上山頂,11點達到山頂,到晚上12點,所有的作業挖掘機、推土機,都是準時停產。”
有一種分析認爲,此次停產可能與企業需在礦種重新認定、資源稅補繳、技術迭代之間持續尋找平衡點有關。2025年7月1日生效的新《礦產資源法》將鋰列爲獨立礦種,並提高伴生礦認定標準(氧化鋰品位需≥0.4%)。這將直接影響資源稅計算和開採經濟性。
資料顯示,2022年4月20日,寧德時代通過全資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以8.65億元的報價成功競得江西省宜豐縣圳口裡-奉新縣梘下窩礦區陶瓷土(含鋰)探礦權。此次競拍採用網上掛牌增價競價方式,遵循“價高者得”原則,最終寧德時代以顯著優勢擊敗其他潛在競爭者。探礦權面積6.44平方公里,推斷瓷石礦資源量預計達到9.6億噸,伴生氧化鋰資源量265.68萬噸,摺合碳酸鋰當量約657萬噸,成爲當時全球最大的單體鋰雲母礦之一。
去年9月,就出現過有關該礦暫停的消息。瑞銀髮布的一份研報顯示,寧德時代在一次會議後決定暫停其在江西的鋰雲母礦業務。瑞銀當時表示,儘管此前聽說過的類似消息最終都被證實爲謠傳,但該次得到的消息更爲可靠。
瑞銀這份報告引發市場明顯異動。2024年9月11日,鋰礦概念板塊共有29家企業上漲,包括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威領股份多隻個股漲停。當天,碳酸鋰期現貨亦雙雙大漲。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一度大漲超9%,當日收盤漲幅7.91%,報78450元/噸;現貨方面,當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7.35萬元/噸,環比上漲1000元/噸。
影響多大?能否帶來反轉?
其實,本週期貨市場已經開始博弈停產事件,碳酸鋰2511週五(8月8日)大漲超7.73%,該品種連續拉出三根陽線,單週大漲11.37%。
大地期貨表示,如果站在穩定地方就業和採證,以及根據江西省行政許可法第五十條的條款所述,梘下窩採礦證受理過程中也是能夠維持正常生產的,但是由於此次採礦證到期日恰巧與相關紅頭文件的時間幾乎重合,瓷土礦和鋰礦礦種變更後,安全生產證也需要重新審批,在此期間採礦證到期但仍然在開採,對企業來說輿情壓力同樣存在,且依法合規採礦對地方政府來說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因此,短期理應給予梘下窩停產的預期,但停產的週期不會太長。
不少券商認爲,此次停產利好較大。據財通證券研報,此次江西多個鋰礦或因礦證審批流程也面臨停產可能,或導致每月7000噸—8000噸碳酸鋰當量受到影響。瓷土礦轉鋰土礦對應稅率也將大幅提高成本,疊加9—11月傳統旺季供需更緊,多重因素推高碳酸鋰價格。天風證券也認爲,此次寧德鋰礦爭議落地,對江西地區後續類似問題有代表性意義,碳酸鋰供給收縮預期加劇,或迎來價值重估。
不過,從基本面來看,截至8月8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99.5%)市場均價爲7.2萬元/噸,較8月1日上漲0.91%。國內氫氧化鋰(56.5%)市場均價爲6.6萬元/噸,較8月1日上漲0.50%。據SMM數據,截至8月7日,碳酸鋰樣本週度庫存總計14.24萬噸,較7月31日累庫692噸,上游冶煉廠去庫959噸至5.1萬噸,中下游材料廠累庫2271噸至4.82萬噸,其他環節(包括電池廠、主機廠等)去庫620噸至4.33萬噸,截至7月31日,鋰鹽廠鋰礦庫存爲99385噸(折LCE),環比增長6597噸。根據SMM,8月,隨着下游正極材料及電芯企業排產計劃穩步提升,市場採購需求呈現回暖態勢,詢價活躍度明顯增強。然而受碳酸鋰現貨市場基差持續走強影響,當前實際成交仍以剛性需求爲主。
華西證券認爲,儘管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但下游企業普遍保持謹慎觀望態度,尚未出現明顯的庫存備貨行爲。綜合來看,近日供給有所擾動,但考慮到碳酸鋰庫存仍舊高企,去化緩慢,再疊加商品期貨價格反覆拉扯,後續行業供給出清可能依然有一定難度。
責編:王璐璐
排版:劉珺宇
校對:
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