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看時事/人文社會沒人敢讀!大學生近半念科技 一圖看各領域起薪

受到產業趨勢影響,近年來大學招生熱門的科系,明顯都和畢業後的出路有關。示意圖。記者葉信菉/攝影

AI浪潮推動下,理工科系招生愈來愈熱絡,反觀人文社會學科則顯得冷清。根據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一一三學年度,國內大專校院科技領域學生高達五十一點二萬人,佔全體大學生總數約四成七,人文領域學生則僅有十九點七萬人,佔比一成八,社會領域學生卅六點三萬人,佔比約三成三。

相較於十年前,人文、社會領域學生佔比均明顯下降。學界則認爲,政府應提出產業規畫願景,纔有望鼓勵學生選讀。

據審計部報告,十年前,科技、人文、社會三大領域,學生佔比分別爲四成二、一成九與三成八,十年後,僅科技領域學生人數佔比增加。若以學門來看,語文學門的學生數衰退明顯,十年來少了三點一萬多人,商管學門則減少六點三萬多人、餐旅及民生服務學門減少七點一萬多人。

審計部表示,爲避免產業人力供需失衡,已請教育部依國內各領域產業人力需求,檢視人才培育政策有無過度集中特定領域,衍伸特定產業人才磁吸效應等風險。

對此,教育部迴應,每年均依照國發會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報告,提供各大專校院增設調整系所參考,一一四學年度建議增設系所包括語文、人文藝術、社會科學及管理等領域,將持續引導學校培育跨領域人才。

不過臺師大國文系主任徐國能表示,現在的社會趨勢確實是理工領域受歡迎,加上就業市場佳,學生投入相關科系均能預見;而人文社會學科遇到的問題,在於仍有很多學生想讀,只是不敢選。

「學生有興趣但總要思考未來怎麼辦。」徐國能說,政策應當思考如借鑑南韓,打造文化影視政策,擁有從內容產製到行銷等上至下游的產業鏈,有完整規畫的願景,會比迴歸讓各校創設科系、整並系所來得好,畢竟就業市場問題,無法靠單一科系努力解決。

彰化女中校長陳香妘則認爲,依目前高中端狀況,尤其是男校甚至都會區的女校,近年多有數B班級不易開設的狀況,代表志在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生,在高中端就已經減少。以彰化女中爲例,一屆十五個班,其中僅三分之一爲社會組。

但也有國立大學教授認爲,過去高教擴張時期,創設了不少人文社會相關學系,如今人口紅利已不再,「科系縮減也許是必須的」。學科仍有存在必要,只是預料會迴歸由少數學校支撐。

大學科系人數 人社減科技增 製表/生活文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