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S新傳論文帶讀:特別應景的一篇論文!!國慶假期“打卡”旅行!!
@TuTouSuo™️
*小紅書賬號:禿頭研究所新傳考研/禿頭研究所Monsters
*如果你覺得自己讀論文太過於盲目,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如果你也想要通過碎片化的時間來補充和拓展知識儲備;如果你想要一份直接簡單的論文帶讀指南…那麼一定要關注禿頭研究所的論文帶讀欄目!每天都有熱門事件、熱門考點、有趣選題,通過標註考點、知識點和可學習案例,幫助我們實現「無痛閱讀」!
*推文內容同步小紅書/息流更新,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小紅書賬號鴨!來和禿頭所在小紅書見面吧!
後臺回覆「論文帶讀」
獲得所有論文帶讀PDF
添加打工人晨晨tts-chenchen
進入2025論文帶讀羣
社交媒體與打卡
人的自我呈現
@TuTouSuo™️
在“附近”建構“遠方”:社交媒體平臺中“假裝在國外”打卡筆記的時空敘事
✍文/馬燁 杜璇
⛔️ 一學框架+邏輯(⭐)
近年來,一種 “假裝在國外” 的旅行打卡現象正在流行於以小紅書爲代表的消費導向型線上社區。在此類活動中,用戶通過數字敘事的方式,利用聯想性符號消解真實地理空間的現實意義,將 “附近” 的日常生活建構成陌生化的 “遠方”,產生了個人社會角色在現實與虛擬空間的反差和分離。探究數字媒體時代人們如何再造 “附近” 的意義,可以深度審視這種現象背後個體與空間、時間、羣體以及自身之間關係的複雜重構,爲理解加速社會中社交媒體空間生產理論的應用與演進提供新的視角
⛔️ 二學觀點(⭐⭐⭐⭐)
▪ 【附近】
項飆在觀察當代中國社會年輕人的交往與生活方式時,提出 “附近” 的概念,以探究當代年輕人身處流動的社會與時間暴政之下的選擇性逃避。因此,當人們將 “附近” 建構爲 “遠方”,並在社交媒體上以 “假裝在國外” 等語句標記自己的活動軌跡時,實際上是通過消解 “附近” 的親密意義,重新爲其賦予一種陌生感,實現符號化的 “地理自由”,再通過社交媒體敘事中的展演及身份建構來獲取虛假的 “心理自由” 感。
▪ 【敘事】
敘事是通過敘述者的想象與觀衆共同建構,繼而被特定的接收者以不同的方式所接受與解讀的。其中,敘事時間和地點的可協商性與其社會象徵意義的索引密切相關,而數字媒介的技術可供性可被有效應用於捕捉參與者在此時此地的敘事中對時間和地點的互動使用。
⛔️ 三加自我思考(⭐⭐⭐)
❕ “假裝在國外” 式旅行打卡筆記總體上呈現出何種特徵?
❕ 筆記發佈者如何將 “附近” 的國內景點通過空間敘事表達建構爲遠方的 “國外”?這一現象如何通過社交媒體呈現一種超越地理邊界的自由感?
❕ “假裝在國外” 式旅行打卡的流行背後存在何種深層社會原因?
⛔️ 答題語料積累(⭐⭐⭐⭐)
▪ 社交媒體創造了一種創建、共享和收集信息的模式,人們身處其中,既是數字內容的消費者又是生產者。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社交媒體的興起正在賦予人們將地方的象徵意義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機會,允許他們圍繞自己的身份組織地方敘事的表達,並對他人可見,允許內容被使用、 共享和複製。在此背景之下,人地關係也在較大程度上背離了依靠身體體驗的 “真實性”原則。
▪ 相比傳統媒體時代,社交媒體對圖像和經驗分享的偏重放大了中介化環境的作用。“假裝在國外” 實踐中,邊界的超越不僅經由旅行想象完成,更經由想象所驅動的身體實踐實現。在全球信息環境中,人們有關他國的認知與想象在很大程度上爲媒介信息所塑造,媒介將未知的景觀從默默無聞中拔起, 並將它們標記爲重要的值得觀看之物。
▪ 在討論現代性空間問題時,齊格蒙特·鮑曼以 “能夠提供滿足優美雅緻生活需要的任何東西”的 “赫裡特奇花園” 爲引子,揭示了以社區爲代表的現代公共空間的嚴密監控性質,勾畫出 “脫離 (separation) ” 取代 “協商 (negotiation) ” 的都市生活演化方向。在這裡,被人爲建構爲國外景點的都市人造景觀,儼然具有 “赫裡特奇花園” 的某些特性,與消費社會中獨特、 具有標誌性的體驗追求密切相關,也呼應了鮑曼對現代性問題中空間何以被建構的觀察與理論討論。
ꕤ⋆⸝⸝Idealism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小破所常駐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