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SS月票破13.96億人次使用 政策源起竟來自市民向何志偉陳情
▲TPASS橫跨多種運具,廣受民衆熱愛使用。(圖/記者陳煥丞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自2023年上路,範圍橫跨北北基桃、納入多種大衆運具,統計至今年(2025)9月底,累計1822萬人次購買月票,約13.96億人次用月票搭公共運具,證明此政策廣受通勤民衆的喜愛。而回顧此政策,最開始竟是源自一位市民與當時還是臺北市議員的何志偉幾句話家常閒聊,先排除萬難催生出1280雙北月票,接着纔有擴及到整個北臺灣首都圈的TPASS月票。
回顧雙北交通月票政策的形成,當時考量雙北地區的通勤族多,每月搭乘公車、捷運花費的成本相當高,因此推出一張合理價格、可以不限次數搭到飽的月票。除了通勤需求外,一方面也透過政策引導,提升市民使用大衆運具的意願,進一步減緩交通與空污等外部成本。
根據統計,2018年4月16日推出1280元公共運輸定期月票後,從初期的23萬張開始,之後逐漸上升到每月約30萬張,單月最高紀錄曾達34萬張。截至2023 年6月底爲止,累計銷售超過1600萬張。
而這個廣受好評的便民措施,發想竟是源自市民與民代之間一段不經意提起的閒話家常,最後克服重重困難,不僅要完成跨系統整合、更要說服政府願意拿出稅金補貼,纔是最後呈現出大家看到的政績。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啓動記者會。(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
目前擔任廣播節目主持人的陳弘林回憶,當時其實是剛從美國旅遊回到臺灣,特別是對波士頓便利的交通卡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件事應該有10年左右了,波士頓有這樣一張卡很方便,納悶爲什麼臺灣沒有?」
陳弘林說,那時候何志偉還只是剛選上議員的政壇新人、很年輕,剛好在節目上聊到,每個民代都會提出自己的政見願景,「當時我跟他說,如果想要連任的話,把交通搞好就好,爲什麼國外都有像是交通票的東西,波士頓有,可以搭捷運、搭公車,好像還可以搭船,很方便」。
陳弘林回憶,那時候提到這件事時,何志偉也說那是不可能的事,畢竟各種運具系統之間很難串連,「我跟他說可以想辦法,爲什麼國外可以?」讓陳意外的是,本來只是幾句無心閒聊,沒想到何志偉會放在心上,最後甚至成功推出了雙北1280月票,「至少是一個開始」。
最讓陳弘林印象深刻的是,何志偉把許多閒聊言談都默默記下,以交通月票這個例子來說,即便知道整合上有許多困難,但仍低調探尋可行性。最後不僅成功推出政策,接着更在2022年選舉時,進一步擴大成1200的北北基桃TPASS月票。
由於1280月票廣受好評,在2022年地方選舉時,民進黨北北基桃4位候選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共同推出「1200首都交通月票」政見,擴大範圍成北北基桃,價格低於雙北月票,並進一步整合納入臺鐵、桃園機場捷運等,從雙北搖身一變成首都圈的交通票證。
若當初沒有還是臺北市議員的何志偉,願意採納市民意見,把無心的閒聊看做重要事項放在心上,探尋可執行的方案,先一步推出1280雙北月票,後續就看不到這項邁入2.0版本、廣受民衆歡迎的TPASS政策。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自2023年7月1日上路,統計至今年(2025)9月底,累計1822萬人次購買月票,約13.96億人次用月票搭公共運具,今年1至7月公共運具運量也較實施前同期成長41.4%。
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也宣佈,今年12月將推行「TPASS 2.0+」方案,擬針對85條中長途國道路線,每月搭2次享15%、4次以上有30%回饋。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政策的最原始源頭,竟是一位民衆向時任臺北市議員何志偉的陳情,先是催生雙北1280月票,進而擴及北北基桃,甚至整合納入臺鐵、桃園機場捷運等的首都圈的交通票證。(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