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銷售發燙 金管會示警

古坤榮表示,今年投資型保單熱銷,主是壽險業積極推出新商品、且積極與銀行、投信業者合作發行,帶動銷售。據統計,今年前五月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達1,779億元,佔整體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達42.78%,較去年同期成長65.1%,投資型保單的壽險佔逾691億元、年增率達75.6%,年金險佔1,087億元、年增率達59%。

他提醒民衆,投資型保險商品的種類及費用結構型態多元,且投資相關風險是由保戶自行承擔、不保證獲利,消費者投保前,應瞭解欲投保商品的風險及各種費用結構,審慎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並針對投保前應注意事項提出三點說明作爲參考,以免日後衍生消費爭議。

一是確認自身保障需求,投資型保險商品分爲「壽險」及「年金險」,前者提供被保險人死亡保障,後者提供被保險人生存年金之保障。消費者要確認商品特性是否確實符合自身保障需求。購買年金險時要注意年齡時點,假設十年後才能領,就要考量餘命、注意約定年金給付開始日的合理性,如規劃到90歲纔要開始領取年金,是否符合年金保障需求,一般是設定70歲開始領。

二是要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保戶需自行承擔連結投資標的價格波動、流動性、信用風險等多項風險,若是外幣投資型保險商品還可能面臨匯率風險及商品幣別所屬國家之政治、經濟變動風險等。

三是特別注意相關警語,市面上有部分投資型保險商品訴求連結投資標的的定期配息或收益分配機制,但部分商品的配息或收益分配來源可能爲本金,消費者購買前,應特別注意各該商品的警語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