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買美國股債 為何卻又做空美元?關鍵在「這類交易」

美元這兩天雖見反彈,但因投資人避險操作而前景黯淡。路透社

今年稍早,市場充斥着「拋售美國」焦慮,但從現在的結果,這種焦慮言過其實,全球投資人真正的行爲模式反而更像「避免美國風險」,在繼續搶購美國股票和債券之餘,也同時購買衍生金融商品來保護這些投資,以防美元進一步下跌。

彭博資訊報導,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資料顯示,約略從今年中開始,流入投資美國資產且有對美元避險的指數型基金(ETF)資金,超過了未避險的ETF,爲近十年來首見。德銀說,這種轉變的速度爲前所未見。

Nuveen駐倫敦的全球投資策略師庫柏表示,在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公佈懲罰性的對等關稅後,「美國市場例外論」仍在,只是擁有「嶄新面貌」:避免曝險於美元。

這種避險操作常涉及以衍生性金融商品押注美元貶值,也部分解釋了爲何美國股市持續上漲、美元卻始終徘徊在2022年來低點附近,而美國聯準會(Fed)可能進一步降息的前景又推波助瀾,因爲這會降低全球投資人的匯率避險成本變得更便宜。

1兆美元浪潮

Ninety One資產管理研究主管馬塔尼認爲,還將有大量這類「避免美國風險」交易,並估算新一波美元避險浪潮最終規模可能累積到1兆美元,而這也只是讓持有超過30兆美元美國股票與債券的全球投資人,將避險部位回覆到2010年代的水準。

道富銀行(State Street)、德銀、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與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等機構都預測,這波避險潮將壓低美元直到明年。

這個壓力意味着,美元至少將難以收復今年來約9%的失土,特別是歐洲央行(ECB)近期依然可能維持利率不變,而日本銀行(央行)預料最快今年稍晚將升息。

外國投資人最常用的避險方法之一,是賣出美元遠期合約以鎖定匯率,從而加劇美元在即期市場的賣壓。交易成本主要取決於美元與相應貨幣匯率之間的利差。

4月催化劑

川普4月宣佈對等關稅後,撼動投資人對美元的信心,當時美國股匯債同步下跌,資金轉向瑞士法郎、歐元及日圓等其他貨幣避險。後來雖然美國資產反彈,特別是股票持續上漲,美元上半年的表現卻仍是1970年代以來最差。國際清算銀行(BIS)說,非美投資人的避險操作是美元4、5月走弱的「重要因素」。

除了關稅,川普頻頻施壓聯準會(Fed)降息,也在弱化強勢美元的論述。倫敦標準銀行策略師巴羅說:「若市場揣測Fed是因白宮壓力而降息刺激經濟,那麼喜愛美股、短期美債、卻討厭美元的投資邏輯,就說得通了。」

外國投資人熱愛美債的最新證據,爲財政部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海外投資人7月持有的美國公債金額創新高。

道富策略師費裡奇說,「外國人不太可能出售美國資產,更可能的做法是提高避險比率」,「避險比率對美元題材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