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的關注點:如何交易美股的波動性

4月的美股動盪漸漸平息,但在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下,投資者面臨關鍵抉擇:如何爲突如其來的衝擊做好準備。

衍生品策略師普遍認爲,儘管來自收益型ETF和其他基金的定期期權拋售將整體抑制波動性,但類似去年8月5日那樣的短期衝擊仍將頻繁出現。

對投資者而言,最佳對衝方式可能歸結爲他們目前偏好哪個:Gamma 還是 Vega。

同時,還有策略師考慮VKO、QIS等另類工具,歐洲市場也有尾部風險保護。分析認爲,儘管交易成本下降,但美股市場可能面臨緩慢下跌,Gamma策略可能在短期衝擊中有效,但回報或受限。

Gamma vs. Vega:短期與長期的博弈

Gamma和Vega,實際上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策略,一種是持有短期期權,從日內大幅波動的短暫時期中獲利,另一種是持有長期合約,從市場劇烈震盪中受益。

彭博社的數據顯示,雖然在4月份,短期期權是最大的贏家,但如果股市跌回上個月的低點,日內和收盤價的劇烈波動可能不會重演。

這促使策略師們再次關注長期合約,這在4月2日的關稅衝擊之前是一個受歡迎的交易策略,他們預計目前抹去了4月初所有損失的反彈將會失去動力。

Lighthouse Canton諮詢主管Antoine Bracq表示:

在市場不確定性中,上市和場外交易領域有許多替代方案。

一種受歡迎的場外交易做空股票/做空波動性的方式是通過所謂的波動性敲出(VKO)看跌期權。例如,買方持有標普500指數的看跌期權,直到已實現波動率上升到預定水平之上。屆時,該期權將被敲出並變得毫無價值。

此類交易更像是一種投機押注,而不是真正的對衝,因爲投資者可能實際上並沒有在真正需要時受到保護。其吸引力在於:它們比普通期權便宜40%到50%,具體取決於波動性敲出障礙的設置。

據報道,對衝基金在最近的市場下跌中積極參與VKO,以利用更好的入場點——押注股票和波動性下跌。入場點至關重要:4月1日建立的頭寸很可能很快就會被敲出,而1月1日開始的六個月交易可能仍然有效,具體取決於障礙水平。

投資者也可以考慮通過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量化投資策略(QIS)產品進行對衝,鑑於這些策略在4月份的動盪中表現各異,採用幾種策略的混合方法可能是合適的。

在歐洲市場,機構交易部門一直在購買遠價外尾部風險保護。例如,低成本、低概率的二元期權價差——歐元斯托克50指數的6月3975/3925看跌期權價差,如果市場崩潰,其收益可能超過支付的保費的75倍。

成本下降與市場展望

對於對衝者而言,無論是關注短期還是長期合約,好消息是交易成本已經回落到3月末的水平,這是根據巴克萊銀行的策略師的說法。

BNP Paribas SA策略師的基本假設顯示,盈利預測下調和估值壓縮將推動美股下跌,以測試2025年的低點。但他們預計,雖然突發新聞衝擊定義了此前的跌勢,但新一輪下跌將是一場緩慢的磨損戰。這將阻止固定價格波動像4月初的拋售一樣飆升。

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首席全球衍生品策略師Tanvir Sandhu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