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額未定 鄭麗君曝「不能講太多」苦衷:設線上專區釋疑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左)與政委楊珍妮等11日召開記者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進行迴應及說明。(陳君瑋攝)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1日)召開記者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進行迴應及說明。她強調,只要達成協議就會跟立法院說明內容,「會公開透明說明,沒有黑箱的問題」,同時宣佈將成立線上專區,未來可以上網查詢相關資訊。鄭麗君也表明,針對美方條件有何變動、我方如何落實一事,目前不能講太多,因爲會擔心若都講了,可能又面臨其它要求。
談到臺美關稅談判進度時,鄭麗君今坦言除了時程因素,還有另一主要因素是,臺灣是美國的第六大貿易逆差國,當中有九成是來自半導體、資通訊產品等ICT產業,這涉及美方正在進行中的232調查,當時232政策還在持續發展中,對等關稅跟232對美方而言有一定重疊性。
在迴應媒體詢問時,鄭麗君坦言, 與美方談判時,會因各國協議的進度、不斷變動條件,但我們也要思考國人健康,糧食安全等因素,確保臺灣權益;她強調美方在談判時非常重視市場開放,也期待我方在進口關稅有所減讓,但目前因在談判中,不能講太多。她舉例,有國家提出零關稅時,其它國家就會面臨挑戰。鄭麗君說,如果她說了如何落實,會擔心是否又會被提出其它要求。
至於赴美投資金額,鄭麗君表示尚未確定,但這問題 也有跟產業界溝通。
鄭麗君指,美方過去臺美歷經四輪實體談判、10次線上磋商,始終有正向發展,雙分肯認有階段性持續性進展,有一定共識,未能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美方將對等關稅調降爲20%暫時性稅率,是一定程度反應談判當前進展,也表達後續持續進行磋商,白宮7月31日所公佈行政命令可看相關依據,臺灣列於附錄一的國家,也看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8月7日接受專訪時說,尚未達成協議國家在10月底可以大致完成,後續談判時程希望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