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念藏生活中!從分期付款到複利報酬 5道情境題揭露金錢盲區

▲生活中每個消費決策,都是一場財務選擇題。(圖/pexels)

記者張家瑋/綜合報導

在全球金融風險升溫、通膨壓力居高不下的當下,「基本財務知識」已成爲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Podcast節目《不管啦!給我錢》最新一集中,主持人強尼與海晴分享了本土化的「財商小測驗」,透過五道貼近日常生活的情境題,帶大家檢視自身理財盲點與觀念落差。

▲點擊收聽Podcast《不管啦!給我錢》,分享5題財商小測驗。

這次測驗題型接貼近生活實境,聚焦於個人消費與投資抉擇的關鍵時刻,像是「每月生活費僅剛好夠用,面對物價年漲5%,應該如何因應?」、「想買iPhone但資金有限,該不該選擇分期付款?」等問題。看似簡單的選擇題,實則牽涉到通膨因應、信用管理與預算分配的基本理解。

測驗題其中一題更是透過具體數字展現「複利效應」。若從20歲起每月投資2000元、年報酬率5%,持續40年後竟能累積近300萬元。主持人強調,理財成功關鍵不在於金額多寡,而在於是否有穩定、持續的理財行動。

▲突然拿到獎金,該拿去出國旅遊還是選擇投資?(圖/翻攝自不管啦!給我錢)

在保險觀念方面,建議優先選擇「基本保障型保險」,而非以儲蓄爲主的險種。主持人指出,將「投資」與「風險轉移」兩件事分開思考,才能避免資金卡死又保障不足的雙重困境。

針對「突然拿到一筆獎金,應該用來旅遊還是投資?」這道情境題,主持人則建議以長遠角度思考財務決策,讓每一分錢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主持人強尼與海晴認爲,具備正確財務知識的人,才能夠避開投資陷阱、更快實現財務夢想。每一次的理性消費決策與儲蓄投資行爲,都在爲未來人生創造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