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非輸在市場而是自己?小童 :「貪婪、恐懼、僥倖」纔是真正的三大毒藥

投資輸錢,往往不是沒技術、沒消息,而是輸給了人性。想長期活在市場,先戰勝自己。記者曾原信/攝影

嗨,大家好,我是小童。

很多人以爲投資輸錢,是因爲沒消息、沒籌碼、甚至沒技術,但其實啊,有沒有可能真正讓你輸錢的,並不是別人,也不是市場,而很可能是「我們自己」。

第一個最致命的毒藥:貪婪

貪婪是什麼?就是行情原本照着你預期的方向發展,但當反轉來臨時,你卻還沈浸在獲利之中,認爲它一定還會上漲。結果呢?明明就大賺,卻因爲捨不得賣,變成小賺,甚至從賺錢變成賠錢,這就是「貪婪」。

那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層面着手:

第一是投資規劃,第二是趨勢發展。

投資規劃就是要先想清楚,這筆交易是做短線還是長線?

長線投資(例如無腦佈局0050)通常只進不出,參與市場長期發展,不會被短期波動洗出場,但要注意緊急預備金,避免因資金需求被迫賣出。

短線操作則不同,當獲利拉開,就要隨趨勢轉弱調節部位,甚至將防守價上移至成本價,避免獲利回吐。

可運用「轉勢訊號」或「紅綠燈指標」協助判斷出場時機。

因此,紀律非常重要。該進場時要勇敢進場,該出場時更不能留戀。若是短線價差操作,反轉訊號一出就該果斷出場。

第二個毒藥:恐懼

有沒有遇過明明分析很清楚、價量、基本面、籌碼都很完備,卻遲遲不敢進場?

擔心「一買就跌」,結果行情照你預期一路大漲,卻沒賺到。

這種「看對沒賺」的懊悔,有時比虧錢更痛。

也有些人該停損時不砍,心想「反正上次假跌破還會回來」,結果這次是真跌。這就是恐懼的另一種表現。

要克服恐懼,可以從兩個方向改善:

例如一年能承受30%虧損,拆解成每月15%、每週7.5%、每日3.75%,如此掌握風險,下單壓力自然減輕,恐懼也會降低。

第三個毒藥:僥倖

第一次不停損、第二次不停損,運氣好都撐回來;但第三次運氣不好呢?

這樣的僥倖,往往是大賠的開端。

我有個朋友,每次都重押、融資開到最大,前幾次運氣好,從一兩百萬翻到一千多萬。

結果之後再歐印長榮,反而讓獲利全吐回去,還倒欠幾百萬,這就是僥倖的代價。

所以我常強調:

能控制這三大心魔,心態自然提升,策略執行會更穩定!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重點不在誰賺最快,而在誰能「活得最久」;要長期活在市場,戰勝自己這一關,纔是最重要的事。

你認爲在投資交易中,還有哪些細節最容易讓人踩雷?

◎本文內容已獲 小童 x Happy Trading Life 授權,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