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臺股將收復失土 看好重新站上24,000點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近兩個交易日回神,昨(4)日大漲491點收21,618點。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表示,臺股將慢慢回到原來軌道,由高科技股領軍,指數將逐漸收復失土;臺股ETF每年1,800億~2,000億元定期定額資金,將是指數面臨波動時的長期下檔支撐。
臺股去年7月11日盤中24,416高點、收24,390點,寫下盤中、收盤歷史高點紀錄,劉宗聖所指的「收復失土」,即指看好臺股將重新站上24,000點。
劉宗聖昨天出席投信投顧公會舉辦的2025國際資產管理論壇,被問及近期臺股表現時表示,臺股歷經去年高點至本波最低17,306點,最近已回到高低點之間中位數附近,臺積電(2330)股價也回到高低點間中位數,可見整體氛圍好轉。
展望未來,他分析有五大因素讓臺股後市具有向上翻揚空間,包括: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對未來十年看法非常正面、我國GDP表現佳、上市櫃公司獲利表現好、外資資金將回籠、雙率等不確定因素逐漸明朗化,將使投資人重拾信心,有利臺股在第2季慢慢回到原來軌道,先往中位數靠攏,再持續向上挑戰。
他指出,目前臺股ETF定期定額戶數每個月高達200萬戶,高股息、市值型ETF佔比各半,單月金額合計約150億元,一年合計約1,800億~2,000億元間,是臺股面臨波動時的下檔支撐。
臺股氛圍轉佳,但短線仍面臨川普不確定性問題,劉宗聖建議投資人對ETF投資策略應該由配置導向轉向交易導向,將市值型ETF列入核心資產、高股息ETF做爲衛星資產,採取低買高賣、逢低介入的區間操作策略。
近期ETF市場面臨部分證券商營業員指控募集時IPO責任額問題,劉宗聖首度迴應此議題。他說,去年高股息ETF募集熱潮時,市場便擔心是否有過度集中問題,主管機關已對網紅、高股息ETF配息情況加強監管;今年則是從去年的客戶關懷移轉至通路關懷,投信投顧公會已要求業者自律,並加強KYC(認識你的客戶)、KYP(認識你的產品)。
他也爲ETF市場打氣說,主管機關對主動式ETF、被動式多資產ETF提供很多誘因,加上國內外業者加入發行行列,ETF市場正向發展趨勢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