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充滿傳奇色彩教宗方濟各:保守宗教的激進改革者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014年在耶路撒冷的哭牆前祈禱。(圖/美聯社)

充滿傳奇色彩並被寄予天主教改革厚望的教宗方濟各於4月21日去世,這位在天主教歷史上擁有多項「第一」的教宗大幅改變了馬羅天主教廷的面貌,帶着古老的宗教價值觀讓新世紀更多的年輕人嚮往與尊敬,他在教義與個人作風上拋棄古老窠臼與進行的各種改革,雖然有些做法仍讓進步派失望,但羅馬天主教廷已經已讓更多新世代接受,大大幅增加天主教廷的全球影響力,並使他成爲全球道德領袖。

教宗方濟各去逝世消息傳出後,教徒們涌入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廣上悼念。(圖/路透)

教宗方濟各原名豪爾赫‧馬里歐‧伯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1936年生於阿根廷,17歲時立誓成爲神職人員,22歲加入耶穌會並進入神學院學習,此後成爲神學院講師並升任院長,1986年在德國完成他的神學博士論文。他在阿根廷期間正值軍人執政,他深受因信仰共產主義被軍政府逮捕的老師埃斯特的影響,曾收留很多反對軍政府的年輕人。完成博士論文他回到阿根廷,並一直在阿根廷教區服務,並逐步被擢升至樞機主教。

2025 年 4 月 20 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復活節彌撒結束時出現在聖彼得大教堂,祝福全梵諦岡與全球民衆。這是他生前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2013年教宗本篤16世因健康因素辭職後,伯格里奧在樞機主教會議上被選爲教宗,名號「方濟各」(Francesco)。選擇方濟各會創辦人的名字做爲教宗名號可以看出他的理想與性格,聖方濟各是一位放棄萬貫家財與豪華生活的苦行教士,而教宗方濟各也一直以聖方濟各──貧窮和樸素的聖人──爲理念。

有評論認爲方濟各的謙遜是「革命性的領導」,挑戰了有2000年曆史的教會階層體制。選舉教宗時他自己帶着行李前往梵蒂岡,住在一個非常簡模的旅館,還自己支付旅館帳單。在當選教宗後,他不像大多數前任教宗一樣搬進專屬的有10個豪華起居室和30名服務人員的使徒宮,而是選擇了梵蒂岡一間只有2個房間的簡樸公寓,他還爲此解釋道:「我需要生活在人羣當中。」

教宗方濟各大力改革了天主教廷的面貌,廣受全球天主教徒與其他宗教界人士尊敬。圖爲俄羅斯聖彼得堡爲他的逝世舉行悼念彌撒。(圖/美聯社)

傳統上天主教教宗有個效仿耶穌爲信徒洗腳並親吻腳背的儀式,稱爲「濯足禮」,象徵寬恕和洗淨罪過。2000年來接受濯足禮的都是男性牧師,但是2013年教宗方濟各選擇在羅馬一所監獄裡爲12名女囚犯行濯足禮,其中還包括幾位穆斯林女囚,此一做法震驚了全球,他則迴應說:「主永遠不會厭倦寬恕」,外界的評論稱:「他的簡單舉動改寫教宗的象徵意義」,而爲男女囚犯行濯足禮的做法一直延續至今。

方濟各在當選教宗之前,一直都開着一輛1984年的法國雷諾小汽車,這輛車是很早之前一位牧師贈送的,他拿這部小車行駛了30萬公里。當選教宗後,他不再自己開車,但儘可能不搭乘教宗專用的防彈豪華汽車,當有人問起他以前那部老舊小車,方濟各會提出質疑道:「上帝的僕人怎麼會變得如此富有?」

教宗方濟各不願意搭乘梵諦岡爲他準備的防彈豪華汽車,他曾在2013年向人展示他受贈於一名牧師的雷諾4小汽車時解釋說:「上帝的僕人怎麼能變得這麼富有?」他用這部小車開了30萬公里。(圖/路透)

方濟各的改革思想無處不在,他相信要通過傾聽而不是譴責來領導,他個人的表現得越謙遜,對舊有制度的挑戰就會越激進。在領導上他下放了許多權力,改革了連好萊塢電影都在諷刺的極其腐敗的梵蒂岡財政,也任命更多女性擔任梵蒂岡的高級職務。

這種史無前例的教宗理念引起許多保守派樞機主教公開質疑,有些甚至稱他是「異端」─這是天主教歷史上極爲嚴重的指控,批評較輕微的則說他不拘小節的作風破壞了教宗的權威。評論人士指出,方濟各遭到各種批評與壓力多數都來自於他的「權力分享」觀念,他的生活簡樸不只是要節約花費,更重要的是對整個宗教體系階層制度的挑戰:如果連教宗不需要奢侈品,爲何主教需要豪宅?如果教宗自己提着皮包,爲何神父需要別人伺候?

2014年教宗方濟各前往約旦河西岸伯利恆的難民營探望當地難民。(圖/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還去了許多前任教宗極少去的地方,例如戰爭地區、難民營、貧民窟、監獄與災區,他曾把教堂描述爲「戰地後方醫院」,要主動去找傷患,而不是等待他們上門求助。他也精於運用現代科技與文明的力量,在訪問美國時,他婉拒了當地政要爲他舉辦的宴會,選擇與無家可歸者共進晚餐,理念很簡明易懂:爲權力最小的人服務,而不是爲權力最大的人服務。

以謙遜爲理念來領導一個宗教會遭遇許多的兩難問題:在維護傳統婚姻原則之上還要支持非傳統家庭,在發表激進言論時還要鼓勵對話。在極爲複雜的全球政治環境中,他的理念在推動時尤爲困難,遭到的批評特別多,其中最富爭議性的是與中國大陸之間關係。

2023年10月19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爲移民和難民祈禱,他身後是紀念世界移民和難民的「無知覺的天使」紀念塑像。(圖/路透)

梵蒂岡長期以來與臺灣的中華民國保持外交關係,與中國大陸不只沒有外交關係,教廷與大陸的天主教「三自愛國教會」也互不往來,中共甚至將認同梵蒂岡的大陸天主教徒視爲非法宗教。有人讚許方濟各改善中梵關係,也有聲浪批評他親中,且無視大陸天主教徒受到打壓與人權問題,質疑他向中共妥協。在宗教議題的爭議核心是主教任命權,2018年雙方簽署爲期2年的《主教任命臨時協議》,並3度延長期限,協議內文一直沒有公開,導致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等人批評,認爲方濟各爲了跟中共談判建交,不顧神權底線對中共讓步。現在中國與西方關係惡化,方濟各之後恐怕很難再讓梵蒂岡與中國關係有新的進展。

教宗方濟各2018年在聖彼得教堂廣場會見來訪的中國大陸天主教信徒們。(圖/美聯社)

對於天主教與梵蒂岡所進行的各種改革,以及在全球地緣政治與人權、進步、開明等理念而言,梵蒂岡在方濟各的領導下有了前所未見的改變。至於他的成果是否能被繼任者延續下去,還言之過早,至少方濟各做爲新時代宗教與政治領袖,其政績與道德影響力可以說是天主教廷史無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