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半年報|上半年淨利大降75%,20歲的天順風能海上等風起
“海工事業部已組建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營銷團隊……積極開拓歐洲、日韓、東南亞等海外市場。”8月27日,天順風能(002531.SZ)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朱彬在公司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預計公司三季度交付量會顯著提升。
2005年成立的天順風能主營風電裝備製造、風力發電等業務。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89億元,同比下降3.08%;歸母淨利潤5380.30萬元,同比下降75.08%。
風電裝備業務作爲天順風能營收支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3.81億元,佔比63%。發電板塊,截至報告期末天順風能累計在運風電場1583.8MW,實現發電營業收入6.9億元,佔比32%。
天順風能風力裝備板塊毛利率已降至-2% 蠶食了2800萬毛利
自2023年開始,天順風能加快推進其風電裝備業務從陸上到海上的轉型——也即公司所謂的“陸向海”。2024年,天順風能完成陸上裝備業務的收縮及內部整合,原塔筒與葉片業務整合爲“風能裝備事業部”,同時進一步將發展重心轉向海上風電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
不過轉型帶來的陣痛在所難免。半年報顯示,天順風能風力裝備板塊毛利率已降至-2%,較上年同期下降了超過11個百分點,蠶食了近2800萬元的毛利,其中風電海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1億元,毛利率爲-3.94%。
公司解釋稱,利潤下滑是由於陸上風能裝備事業部維持戰略收縮態勢,且海工裝備事業部部分項目延至三季度交付,當期交付量不足,成本攤銷高,對整體利潤造成影響。
如若天順風能持續聚焦海上,一個可供對比的參照是主營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的大金重工(002487.SZ)。近年隨着海外海風市場步入景氣週期,大金重工實現了業績爆發。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8.41億元,同比增長109.48%,近八成營收來自海外;歸母淨利潤55.47億元,同比增長214.32%,風電裝備產品毛利率高達25.53%。
現金回籠能力減弱 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同比下降近60%
今年上半年天順風能來自海外市場的營收佔比僅3.40%。公司此前已宣佈在德國建設海工基地以推進本地化生產並拓展海外訂單。就該工廠進展,天順風能曾在8月回覆投資者表示,在歐洲投資建設一個大型海工工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德國工廠今年十月一日前達不到投產目標。
據朱彬介紹,公司海外事業部營銷團隊將充分發揮德國基地的本地化優勢,拓展歐洲大型單管樁市場。半年報中天順風能同樣描繪了歐洲市場的需求前景,稱根據機構測算,到2027年歐洲的大型單樁將出現顯著缺口。短期看,這一需求高峰將爲國內外供應商進入歐洲市場提供窗口機會;中期隨着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逐步實施,歐洲本地製造商有望通過環保優勢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雖然未來可期,但中報披露的多項指標顯示,天順風能的經營能力亟待改善。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2.14億元,同比下降近60%,現金回籠能力減弱。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天順風能存貨週轉天數爲279.55天,較2023年的106.21天、2024年的223天持續增加,意味着公司從取得存貨到完成銷售所需的平均時間變長,存貨管理效率降低。
融資方面,去年年末,天順風能籌劃逾兩年的GDR發行終止。公告顯示,因此次境外發行GDR上市方案的股東大會相關決議以及瑞士證券交易所監管局附條件批准均到期失效,公司確認此次GDR發行上市方案期滿自動終止,並稱該事項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經營和持續發展造成重大不利影響。7月下旬,公司曾回覆投資者表示,目前不考慮再融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