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2024銀行業績會|財政部注資有何影響?低利率環境怎麼應對?郵儲銀行高管這樣說
財聯社4月2日訊(記者 彭科峰)面對低利率環境,國有大行應該怎麼辦?
今日上午,郵儲銀行在上交所舉辦2024年業績發佈會。財聯社記者在現場注意到,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坦言,當前銀行正面臨低利率環境,並且“2025年息差有望繼續下行”。但劉建軍表示,應對2025年的挑戰,要從金融科技賦能等多角度着手,“要從微利的乾毛巾中擠出水來”。
資本金補充有何影響?是否影響股東分紅?郵儲銀行一一回應
3月30日,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集體發佈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的公告。其中,財政部擬作爲戰略投資者,合計認購5000億元。
在本次定增公告之前,其他國有大行都已經完成業績發佈會。因此,今天上午郵儲銀行的高管不得不直面外界對於本次財政部注資的提問。
郵儲銀行董事長鄭國雨迴應稱:“目前我行已經迎來特別國債的首批註資。1300億元的增資預計將使得我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升1.5個百分點。相信特別國債的注資和高級法的落地,將會幫助郵儲銀行突破資本瓶頸“。
在鄭國雨看來,本次財政部的註冊,將打消過往外界對於郵儲銀行在資本金補充方面一直處於”緊平衡“的質疑。
郵儲銀行副行長、首席風險官姚紅進一步指出,該行自2020年初全面加速高級法建設工作,有力促進了風險管理精細化能力的全面提升。內部評級模型已經全面覆蓋行內主要信貸資產,滿足了監管50%以上的內評覆蓋率要求;風險量化參數已經在審批、限額、定價、績效考覈、減值等方面應用多年,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具備了完整、穩定的數據、系統等內部評級支持體系,持續有效支持高級法的穩健運行。
姚紅表示,2024年11月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印發《商業銀行實施資本計量高級方法申請及驗收規定》,明確了高級方法的適用對象和實施條件,郵儲銀行對標上述要求,現階段已基本完成申請材料的內部準備,從自我評估的情況來看,已經符合高級法實施的基本條件,目前正積極與監管彙報溝通。“我行有信心按照監管部署和要求全力達成高級方法實施目標。”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定增的上市發行,會在年度分紅之後進行,不會影響2024年年度股東的分紅。同時,1300億元的規模,是郵儲銀行成立以來一次最大規模的融資。財政部首次入股郵儲銀行,彰顯出國家對郵儲銀行的信心。”郵儲銀行副行長杜春野向財聯社記者強調。
應對淨息差壓力,“要從微利的乾毛巾中擠出水來”
對於行業普遍面臨的息差壓力,郵儲銀行給出的判斷和其他國有大行基本一致。
“預計2025年淨息差還將有下行的可能。”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表示,LPR調降、存量放貸按揭利率下降,都會銀行造成不小的壓力。今年將一如既往的加強息差管理。
劉建軍進一步指出,今年將全力提升資產負債管理的靈活性、有效性,幫助郵儲銀行的業績表現更具韌性。他表示,綜合來看,目前大城市的金融供給有些過剩,但是縣域金融服務還有空白點。2025年,郵儲銀行將進一步強化縣域金融的供給。同時,圍繞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加大業務佈局和信貸投放力度。
針對外界關注的不良問題,郵儲銀行副行長姚紅表示,由於歷史原因,郵儲銀行個人信貸客戶數量較多,但是戶均資產數量較小,住房按揭貸款戶均僅50萬左右。當前並沒有集中性的不良問題。在個人信貸業務中,郵儲銀行的抵押類佔比較高,達到75%左右,通常情況下實際損失水平也較低。2025年,郵儲銀行將進一步發揮數字化風控的作用,加強信貸管理。
“歷史的車輪從不爲遲疑者停留。”劉建軍認爲,當前的確面臨諸多壓力,尤其是低利率環境,但是郵儲銀行將依託科技賦能,秉持長期主義精神,持續增強內生動力,“從微利時代的乾毛巾裡不斷擰出水來。”
(財聯社記者 彭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