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資擔保“山東經驗”:產業擔保助力製造業升級 養老金融破局銀髮經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椰 李德尚玉 山東報道

走進香柏養老集團,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走廊上,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正眯着眼望向窗外。

活動室的牆面上掛滿了老人們的手工藝品,每一件都記錄着時光的溫度,食堂阿姨正在將飯菜送到每一位老人的房間。每一個人都會變老,如何養老也成爲社會共同探索的問題。

“養老是一件慈善事業,而不是生意。”香柏養老集團第七分院院長張凱說道。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跟隨普惠金融調研團,來到山東,在這裡,我們看見了養老產業的發展與困境,也看見新興產業的蓬勃與挑戰。

走進新興產業的組裝車間,機械臂與工人默契配合,將一枚枚精密零件嵌入線束,工人正用檢測儀校驗產品品質。我們看到,一個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無數中小微企業的不斷髮展,也會爲萬千的普通人帶來就業的機會。

從養老院的溫馨到車間的火熱,山東之行勾勒出一幅金融與實體共生共榮的圖景。通過實際的調研,普惠金融調研團切身體會到金融不是孤立的數字遊戲,而是要與產業共呼吸、與社會共成長。

普惠金融是一個涉及民生的金融領域。如何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正成爲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

爲做好普惠金融文章,促進相關服務“擴面、提質、增效”,在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等協會的悉心指導下,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金融研究院連續多年舉辦“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徵集活動,上千家機構單位參與其中,目前已徵集普惠金融案例萬餘份。

這萬千的普惠金融案例背後的,有着怎樣的故事,如何將金融政策真正融入實踐當中,仍然值得去探索。近期,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金融研究院聯合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聯合發起“普惠金融在行動”調研活動。

聚焦入圍“2024年全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的創新實踐,首站我們深入山東省濟南、濰坊兩地,對山東投融資擔保集團以及地方機構普惠金融業務展開深度回訪,看看“山東擔保”經驗如何讓普惠金融融入齊魯大地。

山東省是我國的經濟大省。2024年,山東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9.86萬億元,增長5.7%。作爲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截至2024年,山東累計建成7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35個省級以上“戰新”產業集羣,總規模達到3.48萬億元,集聚規上工業(服務業)企業6000餘家,帶動上中下游配套及關聯企業2.6萬家。

而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2019年,山東省委、省政府決定組建山東省投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投融資擔保集團”),作爲對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建立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的主體。

近年來,山東投融資擔保集團積極構建國家、省、市、縣、銀行五級分險機制,爲合作擔保機構“增信、分險、賦能”,牽頭建立覆蓋全省16市、60家成員單位、總註冊資本金超300億元的全省政府性擔保體系。

截至2024年末,聚焦科創金融,累計支持專精特新、高新技術類企業1.4萬戶、599.91億元。“魯科擔—魯擔科技貸”專項產品備案1064筆、25.17億元,爲956戶科技創新型企業減免保費支出1562.22萬元。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在我省率先落地431筆、16.01億元;聚焦綠色金融,推廣“綠色產業貸”,實現綠色信貸規模271.18億元。

作爲山東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重要的成員機構,濰坊再擔保集團在智能科技與普惠金融的雙輪驅動下,正將“產業+金融”深度融合。濰坊再擔保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輝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系統介紹了其業務架構與社會價值——從傳統擔保到數字金融,從轉貸紓困到產業賦能,這家成立10年的企業,通過與35家銀行建立合作關係,授信總額500餘億元,累計爲26餘萬戶企業,市場主體提供融資服務2847億元,在保餘額300餘億元,政策性擔保業務連續5年穩居全省首位,應急轉貸業務規模連續四年保持全省第一。

濟南財金集團所屬濟南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融資擔保集團”)成立於2020年,集團以政府性融資擔保爲主業,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和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重點工作,爲中小微、“三農”、科技型企業等市場主體融資提供擔保服務。下設濟南市支小支農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濟南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2家全資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底,集團累計擔保超673億元服務,服務客戶超14萬戶,佔濟南市有貸戶的60%,累計保障就業超186萬人次,穩定營收近3370億元,爲客戶減免擔保費近4億元。

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山東也有着隱憂。山東面臨着比較嚴峻的老齡化形勢,到2025年,預計60歲及以上人口將超過2400萬人,在總人口中佔比將超過24%,養老產業成爲普惠金融重點佈局領域。面對老齡化與消費升級趨勢,濰坊再擔保集團正探索“銀髮經濟”與消費金融的深度融合。結合全市養老政策和產業佈局,圍繞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智慧養老服務示範社區建設等爲全市養老、護理行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2600萬元。

作爲山東省普惠養老的先行者,香柏養老集團通過11年深耕,構建了機構養老、醫養結合養老、日間照料、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標準化服務模式。集團共擁有機構養老5家、醫養結合養老7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家、日間照料中心5家、社區大食堂1家、小微養老1家、康復醫院1家。

近年來根據國家標準持續建設標準化運營管理,香柏養老集團制定完善了老年人照護服務標準和服務流程。香柏養老集團第七分院院長張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養老服務產業通常是輕資產行業,企業往往面臨缺乏足夠抵押物的問題,這使得融資變得尤爲困難。此外,老年人照護還面臨人才儲備不足、流動性高、專業技能低等現實困境。據瞭解,濰坊市再擔保集團自2021年以來,連續四年爲香柏集團提供政策性擔保服務共計900萬元,支持企業探索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目前,集團累計服務數千名老人,並通過“小微養老”模式將毛細血管延伸至社區,計劃三年內建成100家嵌入式微型養老院。

2024年,山東省工業增勢強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高於全國2.5個百分點。濟南融資擔保集團推出濟擔—“紓困貸”“攀登貸”“信心提振貸”“科創貸”“強農貸”“創業貸”等政策性擔保貸款專項產品,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三農”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普惠領域。

針對集團重點擔保的兩家代表企業,我們進行了走訪參觀。一家是濟南友豐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豐電子”),成立於2010年。公司產品包括高速射頻線束、以太網線束等。走進友豐電子的組裝車間,機械臂與人工並行的場景,恰是傳統制造業轉型的縮影。友豐電子憑藉對供應鏈管理的深耕與新能源賽道的精準佈局,成爲傳統制造企業轉型的典型樣本。供應鏈負責人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表示,“新能源車的產業熱度倒逼我們必須快速迭代。”目前,公司已與重汽、長城汽車等頭部車企建立長期合作,並通過自動化設備升級逐步提升產能。

2023年公司單戶融資額突破千萬級,年產值超2億元,但成本壓力同樣顯著——原材料價格連年上漲。“舊廠房剛擴產就遭遇產能瓶頸,市場需求比預期要快”負責人說道。2024年,濟南融資擔保集團爲企業提供擔保支持2000萬元,助力其研發創新,加速新產品的迭代升級,使公司在競爭激烈的汽車零部件市場中始終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另一家調研企業爲濟南馬世基智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世基環保”)成立於2014年,主導產品爲電氣裝備電纜,新能源汽車線束和充電樁電纜、軌道交通等高新科技裝備電纜。在新能源汽車與低碳轉型的浪潮下,馬士基環保以環保科技爲錨點,重塑供應鏈競爭力。

但綠色轉型的代價同樣顯著:銅材佔原材料成本80%,且需現款結算。擔保政策是破局關鍵,濟南融資擔保集團對馬世基環保分別通過北京銀行濟南分行、齊魯銀行和青島銀行,爲企業提供了3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擔保,用於原材料採購及多功能新能源充電樁電纜的研發。

此次山東之行,普惠金融的蓬勃圖景躍然眼前——從科技賦能到銀髮經濟破局,從產業輸血到生態共建,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共生共榮正書寫新篇章。普惠金融調研團將繼續前行,探尋更多創新樣本,爲高質量發展注入可持續的金融動力。下一站,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