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顧觀市:券商拉昇並非好事,歸因基金新規更是無稽之談

5月15日,投顧劉廣義在今日市場分析中指出,A股市場目前尚未處於頂部位置,但從未來一段時間的走勢來看,投資者需要做好震盪或小幅回調的心理準備。回顧昨日市場表現,券商、保險等板塊引領大盤上漲,但其他小盤股並未同步跟漲,本質上是短期震盪整理的信號。

劉廣義表示,券商板塊由於其上漲速度快的特點,吸引了衆多散戶參與其中。這種快速上漲的行情符合散戶追求短期獲利的心理。然而,經驗豐富的老股民應該清楚,在行情末期,券商板塊往往會率先發力,吸引散戶跟風買入,隨後大盤便開始進入回調整理階段。例如今年3月14日,市場也曾出現過類似情況,打出高點後便開始調整。如今,各大指數板塊均已接近3月份的套牢盤密集區,此時進行適當的回調整理,對於市場後續的走勢更爲有利。

此外,劉廣義指出主力資金可以通過回調整理,進一步吸納散戶手中的籌碼,從而爲後續行情的上漲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就A股市場而言,如果帶着大量散戶籌碼上漲,其上漲空間可能會受到限制。主力資金可以長期持有不賣,但散戶投資者遲早會因各種原因選擇賣出,如果現在讓部分散戶出局,反而可以減少後續上漲過程中的隱患。不過,劉廣義判斷此次調整大概率只是小回調,對於倉位較重的投資者,可以適當減倉,保持良好的心態;而對於心態較爲穩定的投資者,則可以堅持持有,扛過這段回調期。

最後,劉廣義提醒投資者,不要輕信市場上的消息解讀,死磕大金融板塊。昨天有分析稱公募基金中券商保險等板塊配置比例較低,而新規要求基金經理的業績要與基準指數掛鉤,導致基金經理調倉換股買入大金融板塊,這種說法並無確鑿依據,媒體往往熱衷於尋找各種原因來解釋市場現象,主要是爲了滿足散戶的好奇心。實際上,在股市中,不同板塊的輪動上漲或下跌是十分常見的現象,這是資金合力作用的結果。每天市場上都有各種各樣的消息,但其中大部分與股市的實際漲跌並無直接關聯。因此,投資者在進行基礎分析時,應以盤面走勢爲準,所有相關的消息線索其實都已經在K線圖中得到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