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18字評魏哲家 直言臺積電不能「一個人武林」:要走出去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臺積電不能活在「一個人的武林」,應該走出臺灣去佔領不錯的戰略位置,廣結善緣鞏固自己地位。(圖/資料照片)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

臺積電宣佈在美國加碼投資,導致業界擔憂臺灣本土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可能會受到影響。對此,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以18字評論,「要肯定臺積電的功力,要信賴魏哲家的智慧」,更直言臺積電不能活在「一個人的武林」,應該走出臺灣去佔領不錯的戰略位置,廣結善緣鞏固自己地位。

童子賢8日在風傳媒11週年社慶論壇上表示,針對臺積電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他聽過了相當多人的意見,但意見相當分歧,而他認爲,大家應要肯定臺積電的努力、要信賴董事長魏哲家的智慧,像是打棒球,在壘上有人、球數2好3壞的情況下,投手的實力與判斷力將是勝負關鍵。

童子賢進一步指出,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有許多不同的產業與生態,臺積電在產業鏈中表現出衆,是臺灣的驕傲,但臺積電不能活在「一個人的武林」,不能完全不理會江湖風波,應該要走出臺灣去佔領不錯的戰略位置,廣結善緣鞏固自己地位。

童子賢也談到,許多人認爲臺積電在美國投資會掏空臺灣的資源,他認爲這種看法過於誇大其詞,他反而更擔心臺灣過度依賴矽盾,可能會導致「荷蘭病」出現,臺積電在全球競爭中表現優異,確實值得臺灣人驕傲,但臺灣不能只依賴一種產業,否則一旦該產問發生問題,臺灣的經濟就可能會受到重創。

針對臺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8日也說,國際化是臺灣國力的延伸,而臺灣的能力已經大大超過其小小的市場,然而臺灣沒有足夠的人力、土地和電力來支持臺商的發展,因此臺商應該要走向國際,並在全球各地發展自己的業務,利用國際市場的資源,如人才、土地和電力等

對於臺積電在美國設立研究和開發中心的決定,施振榮認爲,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將最先進的技術留在臺灣,而美國的研發中心則可以進行其他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他希望臺灣能夠學習日本的教訓,不要因爲不願意進行技術轉移或投資國外的技術,而導致產業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