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我國第一位美女宇航員劉洋,爲何現在不見人影了?
2012年6月16日,酒 泉 衛 星 發 射 中 心的火 箭噴着火焰衝上天空,劉 洋成爲了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 航 天 員。在神 舟 九 號飛船裡,她用7分鐘時間,穩穩地完成了手動對接任務,地面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激動得使勁鼓掌。誰能想到,這個做出“中 國 精 度”操作的女 航 天 員,是從鄭州普通家庭走出來的姑娘。
那次任務後,大家都盼着劉 洋能再次飛向太空,可她卻慢慢淡出了公衆視線。直到2022年神 舟 十 四 號任務,人們才又看到她的身影。這中間消失的7年,藏着她人生裡最艱難的選擇。
從太空回來後,劉 洋去清華大學讀書,準備攻讀法學博士。2015年春天,她在圖書館突然暈倒,被送到校醫院一檢查,醫生說因爲長期受太空輻射影響,她的卵 巢功能出現了問題。她的丈夫張華拿到診斷書,在醫院走廊裡坐了一整夜,最後決定先瞞着妻子。其實早些年劉 洋執行神 九 任 務時,張華就一個人扛下了照顧患癌父母的擔子。
2015年婦女節那天,劉 洋在活動現場突然宣佈:“我要當媽媽了。”臺下的人都爲她高興,卻不知道這個決定有多難。要知道,太空輻射對女性生 育 能 力的傷害是沒法逆轉的,選擇生孩子,很可能就意味着再也不能重返太空。但當她在產房聽到女兒的哭聲時,這個在訓練時能承受8倍重力的堅強女人,還是忍不住哭了。
那段時間,劉 洋的生活特別忙。晚上孩子睡不好,她就守在嬰兒牀邊哄,手裡還拿着平板學習空間站的知識。2018年她博士畢業,在朋友圈發了畢業照和女兒畫的畫,配文說:“帶孩子可比飛太空難多了。”
等到神 舟 十 四 號 航 天 員選拔開始,已經是大 校 軍 銜的劉 洋主動報名。在航 天 員公寓的訓練室裡,經常能看到她揹着15公斤重的模擬航天服做深蹲,練得衣服都溼透了。出發前,她對女兒說:“媽媽要去太空摘星星了。”女兒抱着她說:“這次能摘兩顆嗎?弟弟也想要。”
2022年12月4日,在東風着陸場,劉 洋抱着小兒子從返回艙裡走出來。這次任務中,她完成了3次出艙活動。面對記者問她爲什麼高齡生了兩個孩子還堅持飛天,劉 洋指着衣服上的黨 徽說:“太空需要中國女性的身影,孩子們也需要看到媽媽在爲人類探索新的地方。”
現在,劉 洋經常去學校給孩子們講航 天 知 識。有一次在清華附小,她播放自己在太空拍的視頻,特意讓飛船外的機械臂停下來,就是爲了讓孩子們看清楚地球上蜿蜒的長江。
這些年,劉 洋的身份有很多:航 天 員、空 軍 大 校。在人 民 大 會 堂做講座時,她總會展示兩張照片,一張是2012年在神 舟 九 號 飛 船裡的工作照,另一張是2022年執行神 舟 十 四 號任務時出艙的照片。她說:“從當女兒到當媽媽,從航 天 員到做科普,雖然身份變了,但我對太空的嚮往一直沒變。”大屏幕上這時會切換畫面——中 國 空 間 站 裡,王亞平正在給全國的孩子們上太 空 課,而那個出艙口,正是十年前劉 洋向地球敬禮的地方。
在鄭州航 空 港 區的航 天 主題公園裡,立着一尊劉 洋的銅像。每到週六早上,常常有一位媽媽帶着一兒一女來看銅像。孩子們踮着腳擦銅像上的露水,媽媽就會說:“看,媽媽年輕的時候,也在太空擦過星星呢。”
晨光裡,銅像底座上刻着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 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字閃閃發亮,銅像腳下,兩朵小野花正迎着太陽慢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