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網股》中華電AI守護生態!7萬棵樹、百種保育計劃展永續行動力
中華電執行副總經理暨技術長黃志雄於博覽會高峰論壇,以「科技助攻氣候治理與基礎設施韌性」爲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資通訊產業在氣候治理中的角色與實際案例。他以近年強臺與豪雨等極端氣候爲例,說明中華電如何提升通訊基礎設施韌性以應對挑戰,並強調企業在強化科技實力的同時,也應善用核心專業推動氣候治理與生態永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本次博覽會中,中華電以五大主題展出成果,包括「長期保育路徑」、「TNFD成果」、「公民科學家與樹木碳匯」、「黑面琵鷺AI監測覆育」及「百種保育計劃」。其中,全臺首創的AI自動辨識黑面琵鷺監測系統已邁入第二年,除持續運作AI影像辨識與電子圍籬技術外,今年更擴增可辨識超過10種常見溼地鳥類,並新增AIoT智慧水質監控、AI鳥音辨識(SILIC)與路徑追蹤等功能,全面提升棲地監測效能。
此外,中華電於臺南七股頂山國小設立「AI科技覆育生態教育中心」,推動公民科學教育,深化在地生態認同,落實智慧監測與棲地守護的永續目標。公司並持續推動「百種保育計劃」,將營運據點作爲受威脅植物的庇護基地。去年於臺北金山大樓成功覆育葦草蘭、毛當歸、大屯細辛與方莖金絲桃;今年則於高雄武昌大樓推動鵝鑾鼻燈籠草、田代氏黃芩、南臺灣黃芩及田代氏鼠尾草覆育,並導入AIoT監測技術進行環境與影像監控,掌握植物生長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