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網股》中華電以AI賦能生態保育 邁向2050淨零目標

作爲臺灣首家發佈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的企業,中華電承諾於2045年達成淨零排放,並透過AIoT與5G技術,攜手供應鏈與合作伙伴,加速產業低碳轉型,強化企業永續韌性,積極落實全球淨零願景。

在AI科技賦能生態保育與生物多樣性方面,中華電運用領先的5G、AI及AIoT技術,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響應「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並致力於實現2030年扭轉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里程碑以及2050年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願景。全臺首創的AI自動辨識黑面琵鷺監測系統,結合AI智慧監控技術、AI電子圍籬技術及AIoT智慧水情監控系統,有效保障候鳥繁殖安全。

此外,中華電在業界率先推動百種保育計劃,將營運據點轉化爲瀕危植物保護基地,並導入AIoT技術監控植物生長條件。透過自有的千里眼平臺,持續追蹤植物的生長軌跡,超越傳統的人工環境實查,開創臺灣環境友善行動新模式。

展覽中,中華電展示四大智慧環境解決方案,運用數位科技賦能企業永續發展。iEN智慧環境服務運用「能源雲」集中管理系統,整合場域節能、水資源管理及太陽能運維解決方案,協助企業降低能耗,提升營運管理效率。能源集中監控中心(EOC)提供數據監控與分析功能,透過戰情儀表板、用電效能評比及節能技術知識庫,幫助企業落實PDCA節能循環,強化碳排管理能力。歐碳永續雲提供ISO 14064-1組織碳盤查與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服務,並內建TCFD氣候大數據系統,協助企業建構碳管理架構,落實減碳行動。此外,爲提升機房供電穩定性,中華電於2024年建置1MW/1MWh儲能系統,透過智慧充放電排程,降低用電成本,增強企業能源自主權。

中華電今年在展區規劃體感互動體驗,利用體感偵測技術,將ESG內容轉化爲問答體驗,幫助參訪者理解碳盤查、能源管理與儲能技術的應用,瞭解數位永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