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題共答聚共識 靶向發力破難題
“針對學齡人口‘排浪式’變化,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如何健全?縣中振興如何走深走實?面對教育改革發展的堵點、難點,我們如何攻堅突圍?”近日,廣西教育廳在南寧召開全區設區市教育局局長座談會。14個設區市的教育“當家人”帶着基層實踐的“活數據”和“真問題”,與廣西教育廳班子成員、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和基礎教育戰線同仁,面對面展開了一場直擊痛點、務實高效的深度對話。
“南寧市作爲全區人口淨流入最大的城市,每100個人中就有約20名基礎教育學段學生。”率先發言的南寧市教育局負責同志將一份學位供需圖擺了出來,對每個時間節點入學高峰進行了具體分析,同時提出以“騰籠換鳥”的方式解決學段結構矛盾的難題。
“我們經歷了2003年的示範性高中建設,2015年的特色高中建設,以及當前的高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我認爲普通高中深化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柳州市教育局負責同志道出緣由——全市普通高中學位不足,難以滿足人民羣衆升學的美好願望,亟需合理規劃和擴增學位。
“‘縣管校聘’改革能否實現教師縣域內、市域內上下聯動,師資兼容有沒有障礙?”廣西教育廳負責同志聽了賀州市教育局的發言後發問。賀州市2021年底完成“縣管校聘”改革,目前縣域內教師聯動已經無障礙。柳州市提出,師資向下兼容,需要先做“減法”,再做“加法”。
經過一天的深入研討,14個設區市的經驗與智慧碰撞交融,針對廣西基礎教育發展的六大焦點11個議題,就“十四五”總結和“十五五”初步打算進行了交流,形成一批務實管用的“廣西解法”。
針對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難點、堵點,柳州市以“教共體”建設發力,給出破解思路;桂林市結合“山水名城”地域資源優勢,打造一批研學、勞動、科學教育基地;崇左市以“邊關情、育童心”爲品牌,破解邊境學前教育發展難題;梧州市將打破傳統體育中考在項目設置和考覈方式上的侷限,破解項目設置瓶頸,改變“一考定終身”的狀況;貴港市作爲人口大市,以特色高中建設爲抓手,不斷推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化發展;欽州市構建“剛性治理+柔性疏導”雙軌機制,打造“負擔減下去、質量提上來”的“雙減”良性教育生態……
基礎教育涉及面廣、戰線長,牽動千家萬戶。廣西着眼長遠,全力謀劃好明年甚至未來5年、10年的工作,全力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爲加快建設教育強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面向未來,廣西基礎教育戰線將畫好五條線(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特殊教育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線),制好一張圖(學校佈局規劃圖),建好一個庫(學校建設項目庫),積極適應學齡人口變化,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優化配置。
當天的座談會上,14個設區市教育局局長打破慣性、暢所欲言,積極爲教育改革發展蓄能。廣西教育廳黨組成員依次點評並作工作部署,有關處室負責同志解讀工作重點,迴應大家的問題,將工作思路捋得更順,將“實幹”“創新”落得更細,堅決把黨中央謀定的教育強國目標任務落到行動和實效上,確保廣西與全國一道如期“交賬”,實現教育現代化。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周仕敏)
作者:周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