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搶功勞又愛現?靠5個方法穩住自己

▲在職場上與愛搶功的人相處,用幾個小方法來處理。(圖/photoAC、PEXELS、unsplash)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在職場裡,最讓人疲憊的,往往不是繁瑣的工作內容,而是那些擅長「表現」、習慣搶功勞的人。有些人總是在專案成功時站到前面,輕描淡寫地收下所有讚美,卻對實際付出視而不見;更難應對的是,當這種人不是同事而是主管,連發聲的空間都變得侷限。

留下痕跡,讓貢獻有證據《哈佛商業評論》報導中曾提過,與其氣憤別人搶走你的功,不如從一開始就留下自己的足跡。工作進行中,透過Email、簡報記錄或系統交辦事項,把每一段過程中的角色與成果明確記下,不但可以釐清責任,也能保留關鍵事實。一份週報、一場會議紀錄,也許表面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如果沒人知道你在做什麼,你的努力終究會被遺忘。

讓對的人看見,而不是等對方承認不論對方是同事或主管,與其要求他爲你發聲,不如直接讓別人知道你貢獻了什麼。在團隊會議中簡要更新負責進度,或在跨部門簡報時說清楚自己的角色與成果,都是讓實力被看見的方式。不是要爭風頭,而是讓職場裡其他具影響力的人認得你在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

不撕破臉,也能點出真相《Glamour》職場專家Vicki Salemi指出,當同事搶成果,不需硬碰場面,維持專業語氣反而效果更佳。當對方過度收割、甚至扭曲事實時,強硬反擊反而容易讓局面變得難堪。但這不代表你只能忍氣吞聲。選擇合適時機,透過穩定語氣補上一句帶事實的話,往往比情緒化對抗更有效。「這部分是我與行銷部先前協作後形成的初稿,後續再由大家共同優化。」這樣的話讓人聽得出端倪,卻不會挑起正面衝突。你用事實反擊,而不是情緒控訴。

主管搶功?關鍵在於分清面子還是利益如果搶功的人是你的主管,情況的複雜度會翻倍。此時最重要的是釐清:對方只是愛面子,還是已經影響到你的薪資、考績或升遷機會?如果只是把舞臺佔走了,還可以透過建立個人影響力慢慢平衡;但如果已經動到你實際利益,就需要更明確的策略。可能包括將貢獻紀錄做成績效佐證、向更高階或可信任的主管適度反映,甚至尋求內部調動或外部轉職的可能性。

長期策略:別讓你的價值只綁在一個人身上面對這類人最容易陷入的誤區,是把成敗寄託在是否能「讓他承認我做得多好」。事實上,你不需要贏過他,你需要讓值得的人看見你值得被留下。與其陷入情緒,不如穩穩建立自己的聲譽與可信度。在有一天這個主管或同事不在時,別人會知道真正穩住團隊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