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玩四接「漂綠遊戲」 環團指臺電與政府狼狽為奸

環境部今天審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環評。記者潘俊宏/攝影

臺電計劃在基隆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內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在數度闖關環評失敗後,環境部於今天再度召開第6次初審。與會環保團體指出,天然氣造成的溫室效應整整大於燃煤超過3成,天然氣有助於減排的研究,背後很多都是石化業者贊助的,如果臺電早知這些內幕卻還和業者狼狠爲奸,繼續推動這些漂綠計劃欺騙政府欺騙人民,「臺電真的非常非常的邪惡」。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洪碩辰表示,自己爲基隆跟所有臺灣受空污危害的居民感到非常痛心,因爲大家要爲一個根本不會減排的政策犧牲。有關於天然氣有助於減排的研究,背後很多都是石化業者贊助的,這樣做出來說天然氣可以減碳的研究能信?根據美國的研究顯示,如果以20年爲單位,燃氣的溫室效應整整大於燃煤超過3成,大家以爲天然氣會降低碳排,但其實根本沒有。

洪碩辰說,就算今天協和通過了,但是碳排還是會增加,我們爲了破壞環境而破壞環境,沒有比這更悲哀了,天然氣就是石化業者賣不完的垃圾,現在我們就是在收這些業者不要的垃圾還沾沾自喜,「然後他們還賺到流湯,順便摧毀我們的環境。如果臺電早就知道這些內幕,而且還是跟業者狼狠爲奸,繼續推動這些漂綠的計劃,欺騙政府欺騙人民,那隻能說臺電真的非常邪惡」。

基隆市臺灣頭文化協會總幹事張雯玲表示,許多支持四接人士說油轉氣可以成爲AI產業駐點的誘因,但是輝達要的是綠電而不是天然氣,本案也違反文資法及海域自然地景保存法,最新的範疇界定也沒有送審,對臺電的草率感到非常失望。

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長遊晨薇表示,臺灣正在面臨自然海岸逐漸消失的事實,目前全國自然海岸線僅剩43%,基隆更只有13%,大人總說要留給後代美好的未來,但我們需要更多溝通,我們這代享受過時代的紅利,以及生態帶給我們的有趣和快樂,如今卻只能透過講故事給後代而非讓他們親身體驗,

基隆市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顧翠琴表示,基隆港是容易受到戰爭攻擊的地方,港嘴放兩個大儲氣槽不就是最危險的嗎?如今中央強權決定基隆市的命運,基隆的自然海岸線也正在逐漸消失,7年工程的海洋污染如何處理也沒被提到,臺電一直以缺電和減少空污的話術在騙民衆。

基隆市議員陳冠羽表示,下週就是過年了,今天卻是基隆人最悲慘的一天,明明四接就有共榮的方案,但不是改成發電量暴增2.6倍的發電機組,天然氣更也不是RE100的綠電,要求臺電放過基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