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連三月低於警戒線
主計總處昨(6)日公佈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54%,連續三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線。主計總處表示,數據呈現國內物價持續平穩,評估美國對等關稅正式上路後,推升通膨力道仍有限。
主計總處統計,7月CPI年增率爲1.54%,比6月CPI年增率1.36%略微上漲0.37個百分點,主因蔬菜受7月風災豪雨影響,量減價揚,加上逢暑期旅遊旺季,旅遊團費及機票等費用走高,與6月下旬臺鐵票價調漲,不過水果及成衣價格下跌,因此抵銷部分漲幅。
其中,7月房租漲2.33%,外食費漲3.48%,與前幾月漲幅差不多。不過房租漲幅仍是近三個月最高,外食漲幅是近二月最高。
美方上週宣佈臺灣暫時性稅率20%,對等關稅8月7日起實施,外界關注是否對後續物價產生影響。例如美國調漲進口關稅後,美國產品可能漲價,採購美國進口商品更貴,產生外溢效果。
綜合統計處專委曹志弘說明,觀察美國政府陸續公佈的關稅稅率,目前8月出爐的新數值,幾乎都低於4月所公佈的版本,像臺灣稅率從32%降到20%,因此他評估,美國對等關稅對於臺灣物價的影響會比較小。
曹志弘指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使國際需求下降,以國際農工原料價格爲例,以7月份和宣佈對等關稅前的3月相比,價格多呈現下跌。此外新臺幣匯率這幾個月持續升值,有助於減輕進口壓力,可緩解物價上漲的力道。
曹志弘表示,綜合來看,對等關稅對臺灣物價影響,其實有正、有負,不過抑制物價效果比較大。目前國內物價持續平穩,因此他研判,8月通膨率應該和7月差不多,仍會低於2%。
7月交通及通訊類漲0.91%,因機票價格上漲,以及6月下旬臺鐵調漲火車票價,運輸費上漲3.4%;食物類漲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