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喜提穩穩的收益 收穫滿滿的幸福
近年來,內蒙古通遼市各地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鼓勵、引導嘎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將土地化零爲整搞規模化經營,而農民則通過土地入股獲得持續穩定的收益。春耕前夕,開魯縣、扎魯特旗、庫倫旗等地入股的農民陸續收到了土地流轉收益金。
這兩天,通遼市開魯縣小街基鎮明升村黨羣服務中心人氣特別旺,村民們三五相約來到這裡簽字、領取土地分紅。辛麗梅家有8畝地,2023年開始,她把土地以每畝每年900元的標準全部流轉給了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自己爲村裡清掃衛生,再幹些辣椒移栽和田間管理、採收等零活。
“不種地了就不用擔風險了,空出時間可以幹零活,一年能掙2萬來塊錢,加上土地的收益一年收入3萬多塊錢。”說起現在的生活,辛麗梅相當知足。
爲解決地塊碎片化、大型機械化應用範圍不廣、耕種防收不統一等制約強村富民的瓶頸問題,通遼市各地充分利用嘎查村黨支部領辦的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整合土地,以集中流轉、託管或農戶間置換等方式,將“小田變大田”。同時,培育一批設備全、技術高、服務能力強的社會化服務組織,着力實現土地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經營、智能化機械作業、全鏈條服務、科學化收儲。
2018年,通遼市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西巴彥塔拉村黨支部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牧民”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牽頭創辦大軍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先後籌資 70 萬元,303 戶農戶以 5300 畝耕地入股,走集中連片種植、全過程機械化作業的合作經營之路。註冊成立了村辦企業啓農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和“種出名堂”“金啓盛農”商標,還完成了“綠色產品”認證,實現了產品質量,品牌效益,羣衆收益三提升。五年來,已累計爲村民分紅1160萬元。
“今年分紅最多的能分到十幾萬元,最少的也有一萬元。而且這種增收是長期穩定的。村民成了股民,增強了大家致富的信心。”扎魯特旗西巴彥塔拉村黨支部書記何勝君信心滿懷、幹勁十足。
資源變成了資產,資金變成了股金,農民也變成了股東。土地規模化經營不僅讓嘎查村力不從心的老年人有了穩定收益,也讓心懷夢想的年輕人放開手腳外出闖蕩。庫倫旗庫倫鎮馬家窪子村村民魏顯宗一邊數着嘎嘎新的鈔票,一邊高興地說:“我現在歲數大了,地裡的活兒幹不動了,入了合作社,流轉的土地一畝給750塊錢,我剛領了一萬多塊錢,這一年的吃喝不都有了嗎!” 而年輕的李輝則說:“我家流轉了30多畝地,兩萬多塊錢,有這筆錢墊底兒,我外出務工也沒後顧之憂啦!”(王豔平、賀豔然)
來源:通遼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