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達海築通途 黃金水道啓新程
初春的沱澮河畔,永城港區建設現場春雨潤澤生機勃發。施工車輛往來穿梭,工人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俯瞰1145米碼頭岸線,14個千噸級泊位已展開臂膀,靜待貨輪鳴笛啓航。
“目前港區水工部分、陸域部分已基本完成,後續港池清淤、碼頭軌道樑及電氣控制系統安裝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整體工程量已完成85%。”永城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薛威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按照通航目標要求,倒排工期,精心組織,科學施工,確保如期完成剩餘工程量。
作爲《河南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2022-2035)》重點打造的8個地區性樞紐港口之一,永城港區建設承載着多重戰略使命。項目總投資約5.61億元,規劃年吞吐量593萬噸,780畝港區內將構建起“前港後廠”的臨港產業格局。從空中俯瞰,港區猶如鑲嵌在豫東大地的物流魔方——14個專業泊位可同時裝卸鋼材、煤炭、糧食等大宗貨物,集裝箱堆場與鐵路專線無縫銜接,智能調度系統即將點亮整個港區的“智慧大腦”。
這方熱土的澎湃脈動,正應和着河南“向水圖強”的時代強音。港口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內河航運是構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沱澮河航道是我省“一縱三橫”骨幹航道之一。永城地處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永城港作爲沱澮河航運工程關鍵節點,建成後可直通淮河、長江,形成對外開放新通道,實現“豫貨出海、海貨入豫”的雙向奔赴。
站在散貨大棚觀景臺遠眺,沱澮河碧波盪漾,未來滿載“永城製造”的貨輪將從這裡啓航,經淮河入長江,直抵上海洋山港。這條“豫東出海大動脈”的貫通,意味着永城至長三角水運距離大幅縮短,每年可爲腹地企業節約更多物流成本。
“永城港口的建設將會提升我們原料和產品的週轉效率,降低運輸成本30%以上,提升我們的產品競爭力。同時能吸引我們的上下游或配套公用服務公司來投資建廠,延伸園區產業鏈。”河南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總監戴建告訴記者。
春潮涌動中,臨港經濟裂變效應已然顯現。在港區10公里半徑內,中煤·河南永城“兩個聯營”暨綜合能源基地項目已經成功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爲我省最大的風光火儲多能互補新型能源基地。河南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爲擁有醋酸甲酯、醋酸乙酯等多條生產線的國際一流溶劑製造商,計劃再投資,擴大生產規模,爭取成爲國內技術領先、品種最全的酯酮醛類溶劑生產基地。黃海機械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履帶式雙動力抓(鋼)料機、輪式抓(鋼)料機等重型設備暢銷中東、東南亞等地……
“港區建成後,將形成鐵路、公路、水路三式聯運,進一步優化全市及周邊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滿足周邊工業企業能源、原材料及產品的運輸需求,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帶動增加勞動就業機會,拉動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永城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依託港口碼頭貨物裝卸、多式聯運、物資倉儲和貨物配送等功能,將有效吸引企業投資,對於推動臨港經濟發展、優化提升現代服務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暮色漸沉,沱澮河上波光粼粼,未來這裡每天將有數十艘千噸級貨輪穿梭往來。通過淮河入長江航道,永城的鋼鐵、麪粉、化工產品可直達上海港,對於商丘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對接融入淮海經濟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對外開放橋頭堡、樞紐經濟新高地,積極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和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建設提供重要支撐作用。
商丘日報融媒體記者 袁國豪 通訊員 朱科銘 劉丹
來源:商丘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