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製造業重回美國!黃仁勳談未來晶片戰略:可幫臺減壓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接受CNN節目《Fareed Zakaria GPS》專訪時指出,美國推動科技產業「再工業化」是正確方向。(圖/美聯社)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接受CNN節目《Fareed Zakaria GPS》專訪時指出,美國推動科技產業「再工業化」是正確方向,強化本土製造鏈不僅有助於國家經濟與社會穩定,更能在全球供應鏈緊張的局勢下,替臺灣這類科技重鎮減壓。

黃仁勳強調,美國目前在高科技產業的製造端仍有結構性缺口,應積極投入生產基礎建設。他提到:「製造的技術、熱情與工藝,是經濟成長的重要驅動力,也能創造一個讓人們不用拿博士學位也能獲得穩定生活的社會。」

他也認爲,美國若能建構多元完整的製造生態系統,不僅能降低對單一國家的依賴,也有助於分散風險。他直言:「這是一個聰明且必要的選擇」。

早在川普政府時期,美方便開始試圖重振國內製造業,包括徵收關稅、推動本土化政策等,目標是拉回汽車、能源與半導體等關鍵產業。近期,臺積電也響應政策,在美國投入逾千億美元設廠。

對於臺灣長期承擔全球晶片生產重任,黃仁勳認爲,美國分攤部分產能,不僅是對臺灣的支持,更是全球科技供應鏈穩定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