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黃仁勳最新專訪:談美國製造業、AI 就業、Grok 爭議及 AI 醫療應用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4日,據CNN報道,英偉達CEO黃仁勳 (Jensen Huang) 表示,美國推動科技製造業“再工業化”的計劃“完全正確”。
黃仁勳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美國應當加大對製造業的投資,目前“我們的工業領域完全缺失了這一重要環節”。
“那種製造的熱情、技能和工藝以及製造能力對經濟增長非常重要,對於一個穩定的社會而言同樣有價值,它能讓人們無需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就能過上精彩的生活併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黃仁勳表示。
特朗普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振興美國日益衰退的製造業,其中包括大範圍徵收關稅。此舉部分是爲了推動汽車和能源行業的發展,並促進對科技領域的投資。
黃仁勳表示,製造業迴流美國將緩解中國臺灣地區的壓力。目前,全球最大半導體制造商臺積電的總部就在中國臺灣地區。特朗普在今年 3 月宣佈,臺積電將向美國製造業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
“建立完善的工業與製造業生態系統,既能推動美國自身發展,又能減少對他國的依賴、單一依賴,這是一個明智之舉。”黃仁勳稱。
近年來,AI投資的增加推動了科技領域的蓬勃發展,但也引發了人們對該技術未來是否會威脅就業的擔憂。世界經濟論壇今年 1 月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41%的僱主因AI自動化計劃在2030年前削減員工數量。
“每個人的工作都會受到影響。有些工作崗位將會消失,但同時也會有大量新的工作崗位出現。我希望的是,我們在所有行業看到的生產力提升能夠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黃仁勳表示。
他解釋說,英偉達的每一位軟件工程師和芯片設計師都使用AI技術,他鼓勵員工使用AI,“甚至到強制推行”的地步。
Grok爭議
AI 工具最近引發了不少爭議,尤其是像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旗下Grok和OpenAI的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對話平臺,
就在上週,xAI對Grok進行了調整,允許該聊天機器人給出更多“政治不正確”的回答。接着,Grok開始發佈反猶太仇恨言論及其他令人不適的描述。
xAI在上週六發表聲明稱,“廢棄代碼”的更新使得 Grok 容易受到 X 上現有用戶帖子的影響,包括極端觀點。根據X聲明,該代碼現已被刪除。
黃仁勳在談到Grok時表示,這可能是因爲該聊天機器人“還處於早期階段”,但馬斯克“18個月內已經在Gro 身上取得了巨大進展”。
“當然,還需要微調和防護措施,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打磨。”他說。
也有人擔心AI模型容易出現“幻覺”,即偏離預設內容輸出不準確的信息。同樣地,由於AI容易被操控,一些專家對於失去強大 AI 模型的控制權表示擔憂。
但是,黃仁勳認爲,對於這種AI處於“犯錯邊緣”(borderline) 感到害怕的人,是那些不瞭解AI系統互聯安全機制的人。他解釋說,大多數AI模型都會利用其他AI工具來提供資源和事實覈查。他還補充,應該制定全球性的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範。
“AI發展整體上是利遠大於弊的。當然也會有一些負面影響,世界必須在問題發生時迅速應對,但它將極其強大,且利遠大於弊。”他說。
AI醫療
黃仁勳表示,AI模型可以通過學習蛋白質和化學物質的知識,包括化學物質的含義及其相互作用,來用於治癒疾病。
他指出,這個過程類似於藥物發現,但是鑑於該過程所需要的數據,教AI學習這些內容比教它語言更加複雜。
“我們不僅會加快藥物的發現,還會提升對疾病的理解。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會擁有虛擬助理研究員和科學家,幫助我們從根本上治癒所有疾病,”他說,“我相信那一天終將到來。”
AI在現實物理世界中的應用也將成爲現實。以谷歌Veo 3爲代表的現有生成式模型,已經能夠生成物理動作視頻,下一步將是開發能完成類似任務 (如拿起杯子) 的機器人。這一過程將依託視覺-語言-動作 (VLA) 模型實現,與大語言模型不同。
“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存在,並且已經能夠運作。”黃仁勳表示。他預計,這種技術將在“三到五年內”大範圍普及。
本文源自:鳳凰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