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膺擔當 敢做善爲——“亞冬效應”折射黑龍江干部能力作風新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建平 楊思琪 王君寶

一項籌備時間只有一年多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人們有什麼期待?近日閉幕的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給出答案: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餘名運動員來到冰城雪鄉,賽會期間場內場外表現令人驚豔,東道主盡顯熱情、創新、開放與活力……兌現了舉辦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體育盛會的莊嚴承諾。

本屆亞冬會創造了籌辦時間最短、場館利舊率最高、參賽規模最大等多項紀錄,得到國際奧委會、亞奧理事會和各方高度讚譽。從去年的“爾濱熱”到今年的“亞冬效應”,黑龍江干部能力作風在錘鍊中實現新的躍升,讓世界認識了振興發展的“新東北”,記住了開放大氣的“國際濱”。

挺膺擔當,以能力之“變”奮力突圍

第九屆亞冬會是中國繼北京冬奧會之後舉行的又一重要國際冰雪賽事,也是哈爾濱繼1996年之後第二次承辦亞冬會。但這一次,籌備時間僅有580天,爲亞冬會有史以來籌備期最短的一屆。

儘管哈爾濱有29年前辦亞冬的經驗,但時代在變,要求也在變。在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的挑戰面前,黑龍江省高度重視,將辦好亞冬會作爲重大使命任務。

黑龍江省秉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從各級單位抽調精兵強將,成立亞冬會籌辦領導小組,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全省之力推進賽事籌備工作。

在籌備過程中,哈爾濱市確定了188項里程碑任務,堅持“簡約、綠色”原則,沒有新建場館,而是對現有場館進行改造,創下亞冬會場館利舊率最高紀錄。

時間回溯至2023年8月,賽事組織者在哈爾濱全城踏勘選擇亞冬會開閉幕式場館——交通便利、規模龐大的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然而,將會展建築變成大型比賽開幕式場館,在全國都很少見。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土木工程學院教授範峰介紹,在數字孿生、大跨度鋼結構非線性穩定性分析等技術方法“加持”下,僅半年時間,這個有20多年曆史的老館便被注入“綠色基因”,煥發了“第二春”。

“只有5個月,沒有試錯時間!”哈爾濱市住建局局長張雪春接到承建亞冬會火炬塔的任務後,立刻組建專班,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寧可自己遭罪,也要實現設計意圖”,9天內奔赴4省14地確定材料和加工廠家,反覆對比工藝。不到百天,主火炬塔“雪韻丁香”完美亮相。

亞冬會的成功舉辦,再次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

亞奧理事會第一副主席霍震霆說,在僅僅一年多的籌備時間裡,哈爾濱不僅運用了先進科技,也讓人們領略了這座城市的魅力。參賽國家和地區以及運動員數量均創亞冬會歷史之最,亞冬會朋友圈進一步擴大,這是一屆成功的亞冬會。

勇於創新,以作風之“變”敢做善爲

一場通常要7年準備週期的國際體育賽事,如何能在一年多時間做好準備?

這對黑龍江的幹部來說,無疑是一次“大考”。

哈爾濱亞冬會執委會打破常規,將以往戰略規劃、運行設計、測試運行、賽時運行4個階段進行大幅壓縮,重新確定數十個業務領域、100多項里程碑任務以及千餘項業務領域任務計劃,並逐一落實到團隊、細化到人,確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響。

火炬傳遞是展示主辦城市形象的重要環節。在火炬傳遞線路中,亞冬會執委會發現131處問題。哈爾濱市城管局市容景觀處二級調研員任麗君主動請纓,按輕重緩急,創新提出“三色動態管理法”,連續15天開展“馬路辦公”,迎來乾淨、明亮的“冰城”。

辦好“家門口大事”的責任感,調動了廣大幹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農業農村部門採取“供應商+食品專倉+點位監管”模式,開展全鏈條溯源排查;公安部門將警務服務工作延伸到景區一線,開闢換補發身份證的“綠色通道”“加急通道”;氣象部門提升技術水平,爲賽事提供精準的氣象服務。

“加快工作節奏、提升工作效率”——亞冬會執委會新聞宣傳與媒體運行部會議室牆上,這兩行大字格外醒目。“新聞宣傳與媒體運行是講好亞冬故事的關鍵所在。賽事期間涉亞冬會和哈爾濱相關報道超2800萬條、全網信息瀏覽量超150億。”亞冬會執委會新聞宣傳與媒體運行部部長劉宗偉說。

在廣大黨員幹部帶領下,3000餘名交通服務保障人員日夜堅守,5875名賽會志願者和1.6萬名城市側志願者忙碌在各個角落……貼心、專業、細緻,令來賓點贊。“不僅冰場很棒,吃住都很好,哈爾濱之旅成爲我的美好記憶。”吉爾吉斯斯坦冰壺運動員克雷梅特·阿薩姆巴耶娃說。

亞奧理事會總幹事侯賽因·穆薩拉姆也對本屆亞冬會給予高度評價。“感謝哈爾濱亞冬會,促進了亞洲團結,提供我見過的最好的醫療服務,也要感謝熱情的志願者。”他說,“我相信,哈爾濱也將和下一屆舉辦地沙特,形成很好的合作。”

辦賽興城,以思路之“變”開啓新局

辦好一場賽,提升一座城。亞冬會是運動員競技的舞臺,也是當地展示形象的窗口和開放發展的平臺。

化“極寒”爲“極美”,化“極寒”爲“極燃”,化“極寒”爲“極暖”……“亞冬會開幕式上,中國冰雪文化的創新表達令人驚豔,也展現了哈爾濱的冰雪文化底蘊。”亞冬會組委會大型活動部副部長周巍說。

乘着亞冬會“東風”,這個冰雪季,憑藉獨特的冰雪資源、熱情寵客的“市格”和細緻周到的服務,哈爾濱文旅市場持續火爆,得到越來越多中外友人的關注。

作爲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爲主題,將45個亞奧理事會成員的地標建築以冰建形式呈現,併成爲亞冬會開幕式分會場,主火炬在這裡點亮。“以冰雪文化與冰雪經濟爲紐帶,展示中國非凡魅力,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宏偉說。

大批外國運動員、技術官員和媒體記者齊聚“冰城”,如何讓他們更好了解這座城市?賽事之餘,哈爾濱市委宣傳部精心籌劃6條採風線路、25個採風點位。“既領略城市風情,又瞭解中國歷史,我會把這裡的精彩告訴更多人。”蒙古國記者瑪吉格蘇榮說。

截至2月初,哈爾濱市今年已接待入境遊客超過42萬人次,同比增長145%。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齊斌說,全省將持續挖掘城市魅力,打造更多冰雪產品和服務,鞏固和擴大“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成果。

松花江畔,盛會落幕,但亞冬會帶來的“熱潮”,依舊“滾燙”。黑龍江“冷”冰雪變“熱”經濟的發展優勢和巨大潛能,被越來越多人看見。

來時冰雪別時春,新起點上再出發。可以期待,在“亞冬效應”的激勵帶動下,黑龍江省將充分發揮冰雪大省優勢,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優化發展環境,持續以幹部能力作風的新變化、新面貌,實幹擔當、勇毅篤行,推動龍江重振雄風、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