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在動盪世界中爲人類前途命運挺膺擔當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特稿|在動盪世界中爲人類前途命運挺膺擔當  新華社記者闞靜文 劉品然 柳絲  克里姆林宮燈光璀璨,莫斯科紅場旌旗漫卷,《喀秋莎》婉轉悠揚……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國際社會認爲,習近平主席的這次訪問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多國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此訪全面提升中俄關系的高度、維度、韌度,爲動盪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發出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時代強音,彰顯攜手國際社會堅持多邊主義和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堅定決心;踐行大國擔當,凝聚最廣泛國際共識,爲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

“洶涌波濤中的磐石”

歡迎儀式、小範圍會談、大範圍會談、簽字和合作文本交換儀式、共見記者、歡迎宴會、一對一茶敘……習近平主席此訪與普京總統近10小時的交流溝通,彰顯兩國元首的深厚互信和誠摯友誼。  “兩國元首的密切互動體現俄中關係的深度與廣度。”俄羅斯亞太地區研究中心主任謝爾蓋·薩納科耶夫全程關注了習近平主席的訪問。他認爲,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爲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注入力量,推動雙邊關係朝着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發展。  訪問期間,中俄元首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週年之際關於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爲下階段雙邊關係發展作出新的戰略指引;見證中俄雙方交換2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爲中俄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中國與亞太地區研究中心主任奧莉加·米古諾娃深入研讀了中俄此次發表的系列成果文件。她說,在兩國元首把舵領航下,俄中政治互信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持續拓展,教育、文化、青年等領域交流越來越密切。“實踐證明,兩國是相互成就的好夥伴。雙方高質量互利合作不僅助力各自發展振興,也有力助推全球發展。”  “中俄兩國要牢牢把握雙邊關係前進方向和人類社會發展大勢,挺膺擔當,全面協作,爲促進兩國發展振興、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俄中關係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基礎上,不針對第三方,不受一時一事影響”……此訪中俄元首將兩國關係定位爲推動國際社會穩定進步、維護世界秩序的關鍵力量,再次體現出中俄關系的高水平。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俄方主席鮑里斯·季托夫用“洶涌波濤中的磐石”形容俄中關係。他說,習近平主席在訪問中指出兩國要“風雨同渡、關山共越”,向世界傳遞出兩國攜手穩健前行的信號,“在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下,俄中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以兩國關係的穩定性和堅韌性應對各種外部挑戰”。  發展中國家的觀察人士對於中俄關系在國際社會中的定位尤爲關注。埃及國際關係和政治事務專家艾哈邁德·馬希爾·阿博-賈巴勒指出,中俄堅持戰略協作,不斷強化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內的協調配合,“這對於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爲了和平與未來”

雄壯的樂曲激昂嘹亮,上萬名軍人組成的受閱方陣步伐鏗鏘……9日,習近平主席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在莫斯科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同俄羅斯和各國人民一道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  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金融市場委員會主席阿納託利·阿克薩科夫曾多次作爲俄政府代表團成員到訪中國。他在紅場慶典現場說,軍容嚴整、士氣高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方隊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閱兵式彷彿把人們帶回蘇中人民並肩奮戰、抗擊法西斯的崢嶸歲月。習近平主席出席此次慶典意義重大,表明中俄銘記深厚情誼、共護公平正義的決心。”  “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緬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聯合秘書長欽貌佐關注到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期間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二戰給世界帶來深重苦難,銘記歷史,是爲了更好的未來。”他說,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定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凸顯中國守護歷史真相與二戰勝利成果的堅定意志,“這是爲了世界的和平與美好的未來,爲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樹立了榜樣”。  誕生於二戰之後的聯合國,寄託着人類永不再戰的理想;聯合國憲章奠定了現代國際秩序基石,確立了當代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強調“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中俄發表關於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關於進一步加強合作維護國際法權威的聯合聲明。  在白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國際事務書記阿列克謝·阿夫多寧看來,這彰顯中國攜手國際社會共同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強烈意願。“聯合國在維護全球和平與安全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引領世界共同維護戰後國際秩序。”  “中國始終將守護國際公平正義視爲己任。”肯尼亞國際關係學者阿德希爾·卡文斯對中國言必行、行必果的擔當作爲深有感觸。他說,中國持續在聯合國等多邊平臺發出正義之聲,堅持以政治手段解決爭端分歧,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爲維護世界和平和國際秩序作出了有目共睹的巨大貢獻”。

“傳遞了勇氣和信心”

“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全球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  多國人士認爲,在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的當下,在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人類發展十字路口前,習近平主席此次俄羅斯之行向世界昭示了中國在動盪世界中發揮穩定和建設性作用的大國擔當。  古巴國際政策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愛德華多·雷加拉多說,習近平主席此訪體現“中國對真正多邊主義的踐行和維護”;巴西伯南布哥州記協主席穆希奧·阿吉亞爾評價,此訪“爲團結各方共同應對霸權主義逆流注入力量”;科特迪瓦《阿比讓外交報》出版總監穆罕默德·孔波雷認爲,習近平主席的俄羅斯之行“向廣大南方國家傳遞了勇氣和信心”。  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期間廣泛接觸出席慶典的各國政要,同來自三個大洲的多位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就堅定相互支持、捍衛多邊主義、抵制強權霸道凝聚起廣泛共識——  中國和俄羅斯要團結全球南方,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引領全球治理變革正確方向;中國和緬甸要共同維護髮展中國家正當權益;中方堅定支持古巴和委內瑞拉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反對外部干涉;中歐要共同抵制單邊霸凌行徑,維護經濟全球化成果,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  多國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的一系列理念和主張擲地有聲,向世界再次展示了中國負責任、敢擔當、可信賴的大國形象。塔吉克斯坦阿薩爾傳媒網總編輯阿努舍爾翁·拉蘇洛夫說,習近平主席俄羅斯之行的相關報道受到當地讀者高度關注,他對習近平主席關於“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論述尤爲印象深刻。他說,個別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和叢林法則,讓國際社會尤其是中小國家深受其害,“令人鼓舞的是中國堅持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伸張公平正義”。  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期間多次強調“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說,這一論述契合絕大多數國家對於公平正義的共同期待,道出在多極化趨勢下國際社會追求合作共贏的普遍願望。  多名專家關注到,在此訪期間多國領導人表示支持中方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議,願與中方攜手應對挑戰、維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習近平主席此訪傳遞出一個重要信念:中國倡導合作而非對抗、強調共贏而非零和,這引發各國強烈共鳴。”法國中國問題專家索尼婭·佈雷斯萊說,習近平主席此訪是中國推動真正的多邊主義的又一次重大實踐,爲建設更加公平、包容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智慧與力量。(參與記者:黃河、趙冰、江宥林、趙宇、陳汀、安曉萌、唐霽、董修竹、毛鵬飛、林晶、張健、張東強、蔣彪、趙焱、田睿、王麗麗、石中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