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臺再加碼!美參院通過法案 邀臺參與環太軍演、軍援10億美元

▲2020年環太平洋軍演。(圖/翻攝自臉書)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參議院9日深夜以77票對20票通過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金額高達9250億美元。法案中特別納入「臺灣安全合作倡議」(Taiwan Security Cooperation Initiative),不僅保留對臺10億美元(約新臺幣305億元)的軍援條款,還強烈建議美國國防部在適當情況下邀請臺灣參與「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並推動雙方共同研發無人機。

根據《中央社》引述美國國會幕僚的說法,正式版本雖尚未全數公開,但可確定軍援臺灣的相關條文仍完整保留。民主黨籍參議員羅森(Jacky Rosen)幕僚指出,這項法案的重點之一,就是強化美臺防衛合作,並支持臺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環太平洋軍演邀請臺灣參與

NDAA明文指出,國防部長「強烈建議」在合適情況下邀請臺灣海軍參與環太平洋軍演,若決定不邀請,需向國會提交報告並說明理由。環太平洋軍演由美國海軍主導,每兩年舉行一次,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美方認爲,這項軍演有助於強化各國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對維護印太地區海上安全至關重要。

推動無人機與資安合作

除了軍演邀請,法案還要求美國國防部與臺灣共同擬定聯合計劃,推動無人機與反無人機技術研發,同時評估臺灣關鍵數位基礎設施安全,並提出強化措施。法案也授權國防部長可將臺灣列入「國防優先與分配系統」(Defense Priorities and Allocations System)的指定對象,與以色列、日本、菲律賓、北約(NATO)等盟友同級,確保在防務合作上獲得資源優先權。

強化產業夥伴關係與長期援助規劃

在國防產業合作層面,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透過「國防創新單位」(Defense Innovation Unit),與臺灣對口機構建立夥伴關係,拓展美臺國防科技公司合作機會,並強化臺灣的國防產業基礎。

此外,國防部長辦公室也須提出「臺灣安全援助路線圖」(Taiwan Security Assistance Roadmap),規劃多年度的軍事合作方向與防禦需求,並評估建立「區域應變儲備庫」的可行性,以確保戰時能迅速支援臺灣。

不歧視臺灣條款納入法案

共和黨參議員麥考米克(Dave McCormick)透露,今年的國防法案中還包含「不歧視臺灣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明確支持臺灣參與國際貨幣基金(IMF),藉此提升臺灣在國際金融體系的地位。

衆議院早於9月通過自家版本的國防授權法案,接下來兩院將展開協商,統一文字後再分別表決通過,最後送交白宮由總統簽署生效。根據美國立法程序,國防授權法案僅賦予行政部門「如何使用軍事資金」的授權,實際撥款仍需透過預算法案確認金額,後續執行還需視兩黨協商結果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