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說這房未來會漲...存到錢就衝?專家示警「先自問3件事」:被套卡一輩子
房市示意圖/遊智文 攝影
知道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什麼嗎?就是「最近有在看房」。然後我就問他「爲什麼要買?」結果對方愣住了。
很多人買房其實是跟風、是看別人買、新聞講會漲、家人鼓吹,但自己到底要什麼?要自住還是投資?買得起房,但生活撐不撐得住?出了問題有沒有退場的備案?
通通沒想清楚,然後就這樣衝去看屋了。
在真正出門看房之前,請先問自己這三件事:
第一、買來是自住還是投資?
這是最基本的問題,卻超多人一開始沒有分清楚,自住的重點是住得舒服,考量的是格局、環境、生活機能、未來的生活品質。
投資的重點是產生報酬,考量的是租金回報、脫手速度、增值空間,兩者看房的邏輯完全不一樣,心態也差很多。
如果目的模糊,選房的時候一定會很卡。所以先釐清這間房是拿來住的?還是拿來賺的?
第二、能不能負擔每一個月的現金流?
房貸不是隻有貸得下來就好,還要還得下去,要的不只是頭期款,而是月月穩定的還款能力。
不要讓買房變成壓垮生活的最後一根稻草,我見過太多人咬牙買房,結果過得像在還債,生活品質直接下降,一定要算得很清楚,不只是一開始的付款能力,還包括長期的財務韌性。
第三、有沒有清楚的退場策略?
什麼叫做退場策略?簡單來說,如果今天工作轉換、家庭變動、生活不符合預期,這間房子該怎麼辦?
能不能租、能不能賣、賣了會不會賠?這地段的流動性好不好?
這些都是在買之前,就該先想過的問題,因爲房子不是衣服,穿不合可以退,它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資產,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卡一輩子。
所以不是每個有頭期款的人都能準備好看房,而是每個買房前的人,都該先想清楚這三件事。
想得越清楚,做決定的時候越篤定,選到對的房子的機率也越高。
◎本文內容已獲張希希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