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價有撐 鋼價利多

國際鐵礦價格表現強勁,每公噸高掛107美元,單週上漲2.8%、近月漲3.8%,尤其中國大陸10月鐵礦進口量預計達到1.13億公噸,爲近年高位,礦價獲得支撐,有利鋼價表現。

上市鋼廠主管說,近月來鐵礦石價格展現雙重矛盾,短期因爲大陸進口強勁、全球船運費上升帶動礦價回升,但另一方面,中期至中長期的基本面仍偏弱:全球鋼鐵需求疲弱、供給端可能有增量壓力。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雖然大陸粗鋼產量放緩,但進口鐵礦至今仍維持高位,顯示鋼廠爲降低成本、補庫存仍有動作,只是房地產、製造業、基建需求未完全回溫,對長期需求形成隱憂。

中鋼(2002)專家指出,根據商情綜合分析,展望2026年鐵礦石價格仍可能維持在每公噸100至110美元區間,主因在於庫存與進口仍活躍,且季節補庫因素尚在。

同時根據權威機構的長期預測,2027年以後若鋼鐵產業向「高附加值鋼材」轉型、低品位礦需求下降、而優質鐵礦供應稀缺,可能支持高品位礦或差異化礦種價格維持更好,但整體鐵礦市場仍面臨結構性壓力。

整體觀察,目前鐵礦石價格可見支撐,但主要偏向季節性補庫,而非根本性需求爆發。若未來需求未明顯翻轉且供給新增加速,則價格有回落風險。建議關注大陸進口變化、新增產能落地情況、以及全球鋼鐵需求復甦力度。

全球鋼市深陷低迷困境,各國鋼鐵需求疲軟,過剩產能壓力未緩解,中鋼專家指出,鋼廠若仍停留在傳統制造思維,將難以突圍,唯有擁抱轉型、提高附加價值,才能在蕭條中尋得生機。

大陸龍頭廠寶鋼在10月31日發佈最新的業績與市場展望,該公司近年積極聚焦汽車用板、高階矽鋼與智慧製造,並以綠色冶金技術打造新競爭力。當市場需求不振、原料價格波動時,寶鋼仍能維持穩健獲利,關鍵在於「由量取勝」轉爲「以質取勝」。中鋼專家表示,寶鋼不再追求產量規模,而是透過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優化訂單結構、發展新應用市場,成功抵禦了景氣低谷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