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多支撐 金價、金礦股 爆發力強

隨着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美元走弱與全球央行買盤強勁,法人仍對黃金投資保持高度信心。圖/美聯社

2025年金價一路狂飆,法人也持續上調金價目標,即便金價已在歷史高檔,法人仍對黃金投資保持高度信心。隨着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美元走弱與全球央行買盤強勁,黃金後市被看好,金礦股則因利潤率大幅提升,被視爲更具爆發力的投資標的。

大華銀投信指出,當前金價受惠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美國降息預期及美元走弱,加上自2018年以來央行持續增持黃金,買盤動能不斷強化。根據調查,預計今年將有創紀錄數量的央行增持黃金,對價格形成持續支撐。

除黃金本身外,大華銀投信也強調,金礦股後市更值得期待。雖然今年金礦股已大漲,但與2023年相比,金礦股平均利潤率擴增逾三倍,仍有上行空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則認爲,川普新關稅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美元資產吸引力下降,以及央行多元化儲備配置,都將令金價維持高檔。

富蘭克林黃金基金經理人史蒂芬‧蘭德表示,高金價推升金礦股利潤率至歷史高位,雖然產業面臨成本壓力,但金價強勁足以抵消影響,企業獲利與自由現金流有望進一步改善。

期元大S&P黃金ETF(00635U)研究團隊則提出金價的四大利多,一是美國就業市場惡化,聯準會今年可能再降息兩碼;二是央行去美元化腳步加快,黃金儲備首度超越美債;三是美元指數上半年重挫10.7%,市場普遍看空美元;四是俄烏及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推升避險需求。

數據也顯示,金價走高已大幅改善礦商財務結構。富蘭克林黃金基金投資團隊統計,截至今年第二季,紐蒙特礦業、巴里克黃金等大型金礦商的平均銷售金價達每盎司3,294美元,年增逾四成,推動富時金礦指數EBITDA大增近七成,利潤率升至49%。

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提醒,除黃金外,大宗商品市場整體仍受全球製造業放緩影響,油市更因需求淡季與OPEC潛在增產壓力,基本面偏弱。他認爲在大宗商品投資組合中,僅黃金在央行買盤與美元走弱的背景下,具備明確上行驅動力。

展望後市,法人普遍認爲,黃金與金礦股投資價值依然突出。即便金價已大漲,黃金仍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分批佈局或定期定額方式參與並將金礦股納入多元資產組合,掌握高金價環境下的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