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樑小醜”李玉剛跌落神壇,不再被世界寬容,梅葆玖至死不原諒

從“街頭乞丐”到國家一級演員。

擁有“女裝大佬”稱號的他幾乎一戰成名。

可到底因爲什麼,梅葆玖大師竟至死都不肯原諒他?

01

提起李玉剛這個名字,好像已經好幾年沒出現在公衆視野內。

猶記得2021年的一首《萬疆》,唱得所有華夏兒女爲之自豪。

一句“我何其幸,生於你懷,承一脈血流淌”瞬間拉近聽衆與祖國的距離。

李玉剛在歌曲中自如地切換真假音,將男性的陽剛與女性的柔美完美融合。

而這首作品,自問世以來也確實迅速席捲了各個角落與各大晚會舞臺。

李玉剛用一首《萬疆》,再次證明了自己無與倫比的實力。

但要說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男扮女聲”的《貴妃醉酒》。

正是因爲這首歌,“李玉剛”這三個字才得以響徹大江南北。

李玉剛的成名之路堪稱傳奇。

他出身平凡,19 歲便孤身闖蕩社會,幹過銷售、端過盤子,歷經生活的磨礪。

一次偶然,他發現了自己男唱女聲的獨特天賦,從此踏上了學藝之路。

而在前行的道路上,他邂逅了自己的第一段戀情。

那是2004年,李玉剛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歌手。

但出身北京音樂世家的範小寧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演奏家。

二人在央視的一次大型演出中相遇,一見鍾情,就此開啓了一段浪漫戀情。

彼時的李玉剛,在事業上艱難摸索,範小寧不僅在精神上給予他無盡鼓勵。

還憑藉自身資源,助力李玉剛拓展事業版圖。

她爲李玉剛出謀劃策,陪他四處奔波演出。

甚至拿出積蓄,支持李玉剛在藝術上的創新嘗試。

而正是一次次的“創新”,才令李玉剛迎來了“出頭之日”。

那是2006年,李玉剛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臺。

憑藉獨特的男女聲轉換技巧和對《貴妃醉酒》的精彩演繹,驚豔全場。

最終獲得年度季軍,從此聲名鵲起。

自此之後,李玉剛的事業達到巔峰,他與範小寧的感情也在時光的流轉中越來越深厚。

那時的兩人,頻繁出現在《魯豫有約》《夫妻天下》等節目中。

分享戀愛點滴,被觀衆視爲 “金童玉女”。

但隨着李玉剛的《貴妃醉酒》紅遍大江南北,他的邀約不斷增多。

越來越忙碌的他與範小寧聚少離多、矛盾也開始與日俱增。

最終,不願“拖後腿”的範小寧主動提出了分手,放手讓李玉剛高飛。

但這一舉動,也令外界指責李玉剛是“上岸先斬意中人”。

雖說因爲這段感情李玉剛受到質疑,但卻絲毫沒能抵住事業的發展。

然而有時人太順了,好像就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幾斤幾兩!

02

一次機緣巧合下,李玉剛與梅葆玖大師共同出席一場弘揚傳統文化的活動。

初次見面的兩人相談甚歡,梅葆玖也被李玉剛表演中結合的京劇元素所吸引。

深覺對方無比有潛力的他,決定對李玉剛加以指導。

在梅葆玖的指導下,李玉剛的表演有了質的飛躍。

在表演《貴妃醉酒》時,他也更加入戲、展現出楊貴妃的神韻。

隨着時間的推移,兩人的關係逐漸從師徒變成了忘年交。

他們經常一起探討京劇藝術的發展,分享彼此的心得。

本以爲這份情誼能一直持續下去,可轉折卻出現在李玉剛走紅後。

隨着名氣飆升,李玉剛的粉絲數量急劇增長。

一些粉絲打出了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 的口號。

李玉剛團隊也開始以 “梅蘭芳傳人” 爲其打造人設。

面對這些,李玉剛並未明確制止,反而似乎頗爲受用。

在一次央視春晚舞臺上,李玉剛更是自稱 “梅派藝術的代表”。

要知道,京劇傳承極爲看重師門出身和系統訓練。

梅葆玖自幼浸淫在京劇藝術中,經多年刻苦鑽研才扛起梅派大旗。

而李玉剛從未經過正規京劇訓練,也未拜入梅派門下。

卻公然以梅派代表自居,這讓梅葆玖感到難以接受。

梅葆玖對此深感不滿,他公開斥責李玉剛。

梅葆玖認爲男旦藝術純粹高雅,不應被娛樂化、商業化,更不能被隨意歪曲。

他堅持傳統藝術不應被肆意改變,李玉剛的創新之舉在他眼中背離了京劇傳統美學。

是對梅派藝術乃至整個京劇藝術的不尊重。

梅葆玖還聯合業界人士聯名建議規範選秀。

試圖糾正李玉剛這類他認爲可能誤導大衆對京劇認知的現象。

面對梅葆玖的批評,李玉剛沒有及時誠懇地反思自己的行爲,而是選擇了反擊。

這種迴應進一步激化了兩人的矛盾,加深了梅葆玖對他的反感。

在梅葆玖眼中,李玉剛成了濫用藝術家美名博熱度的 “跳樑小醜”。

後來,在一次央視晚會上,節目組爲緩和兩人關係,同時邀請了李玉剛和梅葆玖。

彼時梅葆玖就坐在臺下,聽到這話,臉色瞬間凝重,隨後憤然離席。

這一事件將兩人的矛盾推向了頂點,之後兩人關係徹底降至冰點。

直到 2016 年梅葆玖因病離世,兩人之間的恩怨始終未能化解。

而這對於李玉剛而言,這無疑是他事業上的一次重大挫折。

梅葆玖在京劇界的地位舉足輕重,他的公開批評。

讓許多原本支持李玉剛的人開始對他產生質疑。

一些商業演出和合作機會也紛紛與他擦肩而過。

李玉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輿論困境。

而在家庭生活中,他也因一些行爲引發公衆的不滿。

03

在父親病重期間,李玉剛在社交平臺發佈的照片中,自己妝容精緻。

這一形象與人們傳統認知中在病牀前應有的憔悴、悲痛形象大相徑庭。

被網友批評爲不尊重病重的父親,甚至有作秀之嫌,親情淪爲其營銷的工具。

父親去世後,李玉剛又上演了 “跳河” 鬧劇,雖事後他解釋是爲了獲得 “重生”。

但這一行爲在公衆眼中顯得極爲荒唐,進一步損害了他的形象 。

此外,李玉剛的私生活也一直是網友關注和猜測的焦點。

曾有傳聞稱他三婚娶了烏克蘭女神,還育有混血女兒。

但這些傳聞的真實性難以確定,網絡上衆說紛紜。

有人認爲是他爲了吸引眼球的炒作行爲,也有人認爲是對其隱私的無端猜測。

但無論真相如何,這些傳聞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公衆形象 。

這些風波過後,李玉剛也開始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

他意識到,自己在追求藝術創新和個人成就的過程中。

確實忽視了對傳統藝術和前輩的尊重。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寂後,李玉剛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藝術道路。

他減少了商業演出,靜下心來,深入學習京劇的專業知識。

拜訪了許多京劇界的前輩,虛心向他們請教,努力提升自己在京劇藝術方面的修養。

他不再輕易提及 “代表梅派藝術” 這樣的言論。

而是更加專注於通過自己的表演,將京劇的魅力展現給更多的人。

舉報

評論1